离开排云殿后沿着长廊走向湖边,这里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长的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上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包括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十分富丽堂皇。长廊两侧还有许多小亭子和花坛,风景如画。
沿着长廊走到画中游景区,这里是修缮之后最近重新开放的一个景点。画中游景区位于万寿山西南坡转折部位,是一处极具山地特色的园中园。画中游建筑群由画中游殿、澄辉阁、爱山楼、爱山亭、借秋楼、借秋亭、石牌楼、垂花门、湖山真意及游廊组成,亭台楼阁别具特色,登阁眺望昆明湖,仿佛跃然纸上,身处画中。
从画中游景区下山后到达石舫码头,在这里可以乘坐游船(40元/人)穿越昆明湖到达南湖岛。石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乘船时可以欣赏湖中美景,并远眺西堤六桥和十七孔桥等景点。
到达南湖岛后可以参观一下岛上的建筑物,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均为毁后重建。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仿照蓬莱仙岛而建的。岛上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并有许多鸟类栖息。
从南湖岛出发后沿着十七孔桥走向对岸,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鼍偃月”,南面书“修蝀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傍晚时分,在夕阳的照射下,在桥上可以看到金光穿洞的壮观景象。
离开十七孔桥后可以看见全园最大的廓如亭,廓如亭旁边有一铜牛,铸于1775年,是特有景观,青铜牛身下是石雕的海浪纹须弥座,表示镇水之意。沿着昆明湖东堤走向文昌院,在路上可以看到知春亭,并欣赏湖边风光。文昌院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
从文昌院继续往前走到玉澜堂、宜芸馆等建筑群,在这里可以了解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生活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故事。
最后从东宫门出园结束游览。
路线二:清幽人少路线(3-5小时)
这条路线能避开人流拥挤,并欣赏到颐和园后山后河区域不为人知的美景。 具体步骤如下:
从西门进入颐和园。
向南沿湖走到昆明湖南端,在那里可以看到畅观堂、藻鉴堂等小亭子。
进入西堤并步行整个西堤,这里是效仿西湖苏堤而建的,六座小桥玲珑别致,名字也多取自诗经和词曲,非常雅致。在西堤上可以欣赏到昆明湖的美景,也可以远眺万寿山的佛香阁等建筑。
自西向东横穿万寿山,这里是颐和园后山区域,有许多幽静的小景点,如谐趣园、景福阁、益寿堂、霁清轩等。这些景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从后山下来后到达东宫门,在这里可以看到颐和园博物馆,这里展示了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等方面的内容,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颐和园的魅力。
从东宫门出园结束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