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恒和超人式英雄的崇拜激发了罗曼·罗兰对生命的热情,他再也接受不了平庸和萎靡的生活。
他对成为英雄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他乞求上帝让他一天天伟大起来,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他可以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幸福,包括自己的生命。
罗曼·罗兰对生活,对生命都充满了激情和渴望,但现实环境却无法为他的激情和渴望提供动力,无法浇灌他的崇高理想,周围的一切都让他苦闷困惑。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法国充满了腐败与平庸,极其令人失望。
当时的社会文化里充斥着物质主义,不仅无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还在一步步侵蚀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很多有着伟大精神的人都在这种污浊的文化氛围中失去了反抗精神,低下了他们头颅。
身处这种环境,罗曼·罗兰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无处宣泄,于是他便向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向他诉说自己对生活的迷茫和困惑,诉说自己身处泥淖的压抑和绝望。
通过文字,列夫托尔斯聆听了罗曼·罗兰的诉说,字字句句如歌如泣,他的精神和罗兰·罗兰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他激动地提笔为这位知己回信。
这封回信足足有二三十页长,列夫·托尔斯泰告诉罗曼·罗兰说善与美使人们团结,丑与恶使人们分裂,他为罗曼·罗兰解答了很多困惑,让罗曼·罗兰如壶灌顶。
罗曼·罗兰意识到20世纪初是物质决定一切的时代,恃强凌弱和暴力已经成为国际准则,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更加需要高贵的精神,需要有不怕牺牲自我,甘愿用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人物。
于是,他决定将目光投向历史,他认为那些消失在时间长河里的英雄人物,即使已经身死,但是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却是不可磨灭的,他想让人们在浑浊的环境下呼吸到英雄的气息,让人们在英雄的气息里重塑精神世界。
有了目标以后,罗曼·罗兰分别于1902年、1905年和1911年相继出版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列夫·托尔斯泰传》,这三本人物传记被合称为《名人传》。
英雄的气息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童年时期,他一边被贫穷折磨,一边被父亲折磨,他的音乐天赋被父亲当作谋利的工具,他在父亲的逼迫下没日没夜地练琴。
母亲去世后,他还要承担养家的重任。
他好不容易离开故乡到维也纳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离开了父亲的压迫,摆脱了生活的重担,他才思如泉涌,在维也纳他创作了很多在国际上轰动一时的乐章,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