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二十四孝图概括简短(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概括)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31 14:28:1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内容梗概】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严重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父亲临死前,“我”听取了衍太太的唆使,大声叫唤父亲,使得父亲的离去也不安宁。

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而死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以及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jiān)人命的实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庸医的讽刺之意。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文段选读】

1.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2.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 。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3.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qiān)……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文本理解】

1、文章写了哪几位“名医”?他们分别开了怎样的药引(或丸药)?这些药引有怎样的解释?据此你怎样评价这些“名医”?

鲁迅《父亲的病》中描写的两位名医分别是叶天士,陈莲河。

叶天士开药方喜欢加药引,比如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陈莲河开的药引是“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等。

这篇文章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2、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地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成年的鲁迅感觉这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

此意在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

8、《琐记》

【内容梗概】

《琐记》忆叙了以下琐事:⑴与衍太太的交往。⑵去江南水师学堂。⑶去矿务学堂学习。⑷去日本求学前的准备。

文章介绍了鲁迅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写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实是在暗中使坏,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的故事。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鸟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作者从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文段选读】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好。那么,走罢!

【文本理解】

1.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2.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 一词来讥讽的是洋务派的办学。

3.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这段经历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过。

4.作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感受是怎样的?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天演论》乌烟瘴气《琐记》

1、⑴高年级的同学傲视和欺负低年级同学(螃蟹一样走路)。⑵为淹死的学生造关帝庙,每年七月十五请和尚到操场放焰火。⑶总之觉得“乌烟瘴气”。

2、答:从她冬天怂恿我们吃冰;给“我”看不健康的书;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在孩子们跌倒时却又故作姿态;唆使我偷拿母亲的钱和首饰; 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等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表里不一,搬弄是非,造谣生事

9、藤野先生

二十四孝图概括简短,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概括(13)

【内容梗概】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敬仰和怀念之情。

其中,“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四件:⑴他为“我”添改讲义; ⑵他为“我”纠正解剖图; ⑶他关心“我”的解剖实习;⑷他向“我”了解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文段选读】

1.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2.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3.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4.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5.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文本理解】

1.下列文段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形象?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答:塑造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对一个弱国学生真诚关心;对学术有求实精神、有崇高品质的人。

10、范爱农

二十四孝图概括简短,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概括(14)

【内容梗概】

鲁迅同范爱农在东京初识便产生了误会,觉得他“很可恶”。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笑谈各自经历,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知道他回乡后,遭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以至“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待到辛亥革命发生,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封建反动势力篡夺。但他们到底有了共同任教的机会。之后鲁迅去南京后又移到北京,爱农失去了鲁迅的帮助,所任学监职位也被代表封建复辟势力的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这之后,他“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最后“便在各处漂浮”,在对革命失望的心境中,范爱农在夜半大风雨时醉酒溺水而死。本文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段选读】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文本理解】

1、文章写了范爱农一生中的哪几个阶段?请按顺序概括出来。

(1)清末参加革命(2)东渡日本留学(3)回乡教学糊口

(4)帮助鲁迅监学(5)失业落魄寄食(6)游湖落水身亡

2、请概括出鲁迅和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1)同乡会争执(东京初识)(2)故土重逢(叙旧)

(3)学校共事(绍兴共事,辅助鲁迅教学)。

3、读完本文,你认为范爱农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爱国热忱、性情高傲耿直、愤世嫉俗、

待人至诚、对工作认真负责却又难酬壮志的人。

七、人物形象梳理

1.《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⑴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的。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2、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

⑵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

⑶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寿镜吾先生 )

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莲河)

⑸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阿长 )

⑹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

八、2021年中考真题再现:

1、(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学者先要会疑。”图图读书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分享了你的质疑。
图图读的名著:《朝花夕拾》
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
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
你阅读的名著:《 》
你提出的问题:①
提问的原因:②

答案示例:西游记
①与天庭的神仙相比,孙悟空的武力值如何?
②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众神仙束手无策,但是取经遇到妖怪时,却要多次向天庭求助。

2、(2021浙江杭州中考)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

序号 作品 点

①《朝花夕拾》“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②《名人传》传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质

③《艾青诗选》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参考答案】①示例:称呼阿长,从“回忆中的我”视角,叫她“阿长”,表达对她的厌烦;从“写作时的我”视角,称呼她为“长妈妈”,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②示例:贝多芬,在经历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缺失、经济的窘迫之后,仍能创作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一系列不朽的杰作,反映了他直面苦难、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③示例: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3、(2021年湖州中考)名著阅读: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2分)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答案】《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4、(2021·天津中考)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是饱含深情的鲁迅,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是幽默的鲁迅。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篇目及内容,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饱含深情的鲁迅,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生活充满了乐趣。幽默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用“实在标致极了”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极具幽默感。

栏目热文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简短版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简短版

一、《狗•猫•鼠》主要内容: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023-05-31 14:23:11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简要概括内容(二十四孝图内容概述简短)

二十四孝图简要概括内容(二十四孝图内容概述简短)

《二十四孝图》【结构图表】⑴表明态度: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⑵谋害白话者,都应灭亡。比作 | 《开工记》中吃小孩...

2023-05-31 14:41:52查看全文 >>

24孝的故事梗概(24孝内容简要概括)

24孝的故事梗概(24孝内容简要概括)

说到“孝”,“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二十四孝”诞生于元代,元代郭守正将二十四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

2023-05-31 14:40:01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内容概括(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概括)

二十四孝图内容概括(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概括)

图文故事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2023-05-31 14:45:25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的24个故事(二十四孝经典故事大全)

二十四孝图的24个故事(二十四孝经典故事大全)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

2023-05-31 14:14:15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30字左右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30字左右

朝花夕拾一、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2023-05-31 14:18:17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200字(二十孝图的主要内容概括200字)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200字(二十孝图的主要内容概括200字)

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虽然是古代封建帝王社会礼仪的一个...

2023-05-31 14:13:22查看全文 >>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内容概括(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内容概括(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

作者:宋志坚去年清明时节,我在老家绍兴新开发的龙华寺景区中,意外地看到了以文配图的“二十四孝”。这可是在鲁迅的故乡啊,我...

2023-05-31 14:41:23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50字)

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50字)

知识清单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

2023-05-31 14:37:20查看全文 >>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20字(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简要概括300字)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概括20字(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简要概括300字)

周末带小勋逛公园,小勋自作主张要走一条没走过的路。结果在那条路上,他看到了几个关于“二十四孝”的雕像故事。以往逛公园时,...

2023-05-31 14:26:2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