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就孔雀鱼繁殖的“水质水温”以及“选种配种”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话接上回,聊一聊孔雀鱼的“待产和繁殖”、“产后护理”以及“幼鱼的筛选”。
蓝草缎带母、短公(图片来自网络)
1.待产和繁殖
①孔雀鱼的交配
当公鱼发情追尾时,会追逐母鱼,并且会把生殖器插入或钩住母鱼的生殖孔;
天空蓝(图片来自网络)
交尾时间每次约一秒钟,但次数较频繁。一般情况下母鱼会比雄鱼更加健壮,游动速度更快,这就要要求公鱼需要把握时机并且保证有较高的游动速度。我们挑选出来的种公一般都是尾巴比较大的公鱼,过大的尾巴会导致公鱼游动速度过慢,为了保证交配的成功率,有经验的鱼友会对公鱼进行“剪尾”(不用担心,剪完了会逐渐张回来,老左我的种公已经剪过两次了)。
②母鱼待产
母鱼成功受精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腹部会慢慢鼓起,胎斑变黑。差不多20天左右,母鱼的胎斑变的又大又黑,肚子也会鼓的很厉害,肛门突出,喜欢躲避、独处或者攻击靠近的其他鱼。具体特征如下:
a、胎斑变大变黑(白子的胎斑则为橘红色)。
母鱼屁股后面会有黑色或橘红色胎斑(即便没生产过也会有胎斑不过是比较小的)。
有一种说法是胎斑是未受精的卵子,受精以后胎斑发育,会越来越大,所以看到胎斑变大,就是*了。
野生色母鱼胎斑(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