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最喜欢的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比如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她春节的时候刚经历过,知道过年要贴对联,还在外婆家看到了点鞭炮和放烟花,就很有印象。
又比如杜牧写的《清明》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多雨的南方,还是才跟着爸妈回老家扫墓,对于这种节气的理解也是满分。
当然,书中不仅给孩子介绍了古诗的意思,还拓展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
比如《元日》中就普及了春节的来历,每年过年前一天一个叫“年”的怪兽就会出来伤人。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所以就有了春联、灯笼和爆炸的习俗等等。
此外还有吃饺子、喝屠苏酒、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等等,把传统节日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一一道来。
我最好奇的是科学篇。因为我没想到,读了那么多年的古诗,居然蕴藏着那么多的科学趣味知识。
孩子从科学篇中了解了花朵为什么会呈现不同颜色、风雨是从哪里来的,雪霜是怎么形成的,草儿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飞吹又生”……
比如《游园不值》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让孩子了解花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