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量较为匮乏的环境下,蛇能够凭借着变温这一技能而存活下去,所以这种生存机制被保留了下来。
但是变温生物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当外界气温过低时,它们的行动就会变得非常缓慢。
这是因为变温生物无法自主调节体温,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它们的体温也会随之而降低,体温降低的后果就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体内的代谢率也随之而降低,这也将会使得它们的行动变缓,甚至会僵直不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变温生物在气温较低时,都会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待气温变高时再出来活动。而一些生物也利用了它们变温的特点,专挑气温较低时攻击它们,使得它们难以招架。
之所以它们是通过冬眠抵抗严寒,而不是迁徙,是因为蛇类的速度较慢,而且在迁徙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量,迁徙之路又非常危险,不如冬眠的存活率更高。
冬眠的蛇,天敌多多在温度较高的时候,蛇可谓是当地生态链中的强者。有些蛇会利用毒腺储存的毒液毒到别人,无毒的蛇也会利用肌肉的力量绞*猎物。
虽然不同的蛇喜欢的食物不同,但是小型哺乳动物经常遭受到蛇的攻击,尤其是老鼠。以至于在老鼠多的地方,蛇的数量也较多。
但在冬季时,寒冷的气温会使得蛇身体变得僵硬无比,此时它们不仅难以狩猎,就连自卫都非常艰难,一旦被其他动物找到冬眠之地,那么再强势的蛇也将会变成对方的食物。甚至连它们曾经的猎物,都可能会猎*蛇,比如:老鼠找到冬眠的蛇后,会将其吃掉。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民间才有一句俗语:蛇吃老鼠半年,老鼠吃蛇半年。
如果强行将冬眠的蛇放到温暖的环境中,比如:农夫用身体暖蛇,此时它们的体温也会回升,而温度在不断升高的同时,它们的行动能力也会恢复,此时它们就可能会反咬对方一口。
其实农夫暖蛇的本意虽然比较好,但是蛇在冬眠时如果被叫醒,那等待它的将会是死亡,这是因为冬季时气温仍旧较低,它们即使苏醒,也难以进行狩猎活动。而另一方面,它们离开了原有的冬眠巢穴,很有可能因为低温以及被天敌捕食而死。
冬眠的动物有很多,其中许多动物在冬眠期间也会进食补充营养。比如:松鼠在秋季时会储存大量的坚果,冬眠期间它们会慢慢享用。
但是蛇在冬眠期间会趴在窝里一动不动,或者很少移动,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不仅如此,它们在进入冬眠之前,就会尽可能储存多的脂肪,依靠储存在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来度过漫漫长冬。如果当年冬季的温度异常偏高,那么蛇也可能会误以为冬眠结束,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