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他们在新闻中心全面、深入地报道了高峰论坛合作情况和热点亮点。这次论坛不仅让记者们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和影响力,也印证了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的理念。此外,外国记者们也对北京的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和人们热情友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的亲身体验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国际友谊和互信。
在新闻中心,意大利记者在超清大屏前播报新闻,阿曼记者在拍摄视频,约旦记者在体验景泰蓝制作技艺,亚美尼亚记者在绘制京剧脸谱。这些记者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全面、深入、客观地报道了高峰论坛的合作情况和热点亮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和影响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的理念。与会的外国记者中,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对北京表达了赞美和喜爱之情。
他们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人们热情友好等各个角度观察和体会这座城市,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约旦国家通讯社的记者瑞纳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她第一次来到北京时,遇到了一个困扰她的问题:没有开通电子支付,她无法使用共享单车。但是一个中国青年帮她扫了码并支付了费用,这让她备受感动。她认为中国人非常暖心友善,无论在哪里遇到困难,总是能得到帮助。她对中国表示欢迎,希望所有中国人都来约旦做客。
萨尔瓦多日报记者萨蒂玛在入住的酒店与送餐机器人“偶遇”,对中国的机器人技术感到惊讶。她对中国的速度印象深刻,快递可以“朝发夕至”,城市地铁四通八达,高铁的便捷超乎她的想象。她表示希望能多报道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情况。巴西中北部传媒集团记者瑞奈莉吸引了新闻中心众多同行的注意。她认为北京人非常友善热情,让她有种回家的感觉。她也觉得北京很安全,社会治安非常好。亚美尼亚新闻通讯社的记者法瑞尔·西尼亚夫斯是个“功夫迷”。
他对中国的武术、文学、历史文化都非常感兴趣。他在多次来到北京后,对古代建筑的壮丽和美丽深感震撼,每次都会重游这些经典古迹,发掘其中的美。他还把中国经典故事讲给女儿听,他的女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加纳通讯社的记者埃德姆表示,这次亲身体验让他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西方媒体主导的舆论并不是积极的,只有亲身感受才能做出深入的分析,深入地思考中国。
各国记者因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而相遇相知相爱,各种语言、肤色和信仰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穿越国界,跨越文化,打破语言障碍,促进民心相通。这股力量就像一条无形的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心灵,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真正实现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在这次论坛上,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他们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加深了国际友谊和互信。
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国际媒体记者参与报道中国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魅力和影响力。我们也希望中国继续开放,为外国记者提供更好的报道环境和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你如何看待外国记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的报道?你对中国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有什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