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捕捉蟋蟀为好?
每年的8月初就可听到蟋蟀的鸣叫声了。蟋蟀有早虫和迟虫之分,初秋出土的为早虫,如一些杭虫即在此列,“处暑”开始出土的为迟虫,如绍虫等。早虫,立秋后即可捕捉,养至“白露”时分便可参斗,“霜降”前后便进入衰老期。迟虫,以“处暑”到“白露”时为理想捕捉季节,“秋分”至“寒露”时为参斗的旺盛期。
平日捕捉,可在白天下午3点钟之后,此时蟋蟀多在“弹琴”,奏爱情曲求雌。午夜至次日清晨应为捕捉蟋蟀的最佳时辰,可以捉到优质虫。久旱无雨,气候闷热,突然一阵雷雨过后天晴气爽时,是捕捉蟋蟀的大好时光,切不可放弃此良机。
捕捉蟋蟀需要哪些工具?
捕捉蟋蟀必须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大多数工具可以自制,也可到蟋蟀市场上买一些备用。
首先要准备好电筒用作照明,再准备数目相当的一头通的竹筒或芦筒(也可用纸卷成手指粗细的纸筒;长约7~8厘米,封其一端,临时代用),作为纳虫之用。用纸筒纳虫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蟋蟀会咬通纸筒逃窜。
另外,要准备一根铁钎和一柄小型铁铲刀,以便掘土通穴之用。适当带一些水作灌穴用。最重要的是准备1~2只网罩,作网虫之用。网罩可用细铜丝和粗铁丝编制。但这种网罩有一个缺点:罩住蟋蟀后,因蟋蟀蹦跳,易弄伤蟋蟀的头、脚。目前不少人用尼龙丝编制网罩,因其弹性好,不致损伤虫体。
怎样捕捉蟋蟀?
捕捉蟋蟀是一件辛劳的事情,也是一件乐事。通常可以结伴而行,也可独自前往。当晴朗的秋夜,我们远离喧闹的人群,来到静谧的大自然中,看看闪烁的星空,听听秋虫的鸣唱,不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享受吗?这时,我们可以凭着前面介绍的循声觅虫的经验,渐渐进入角色了。
捕捉蟋蟀时,应穿长衣长裤,脚穿长统靴,以防蛇虫叮咬。发现目标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判断蟋蟀洞穴的构造情况,用网罩罩住洞口,再以铁钎或铁铲,从另一端驱逼蟋蟀出洞进入网罩,及时捕获之。若洞穴弯曲且深,可灌水驱虫,使其漂浮出洞。也可以食饵放在洞口诱之出洞。洞穴浅且两面通的,可用软草从一端驱赶蟋蟀出洞入网捕之。过去也有人以水果如梨或苹果,中间挖成孔洞,置于蟋蟀洞口,以水果香味引蟋蟀进入水果中觅食时捕之。
刚捕捉到的蟋蟀,性野且烈,要及时放入准备好的蟋蟀盆中静养,以适应环境。经挑选后,加以食物调理,让其养精蓄锐,以利日后出斗。
(注:来源蒋青海2000年1月《鸣虫欣赏饲养300答》•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你有花鸟鱼虫方面的疑惑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如果你有高见,也恭候交流分享。今日头条搜索“老蒋究了”,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感受更多精彩和乐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