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欲将50kg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g水。
17.实验室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请回答:
(1)配置200g这种溶液需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2)现取10g配置好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
三、简答题
18.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_________ g,需要水 _________ mL.(水的密度1g/cm3)
(2)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_________ (填序号).
①托盘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漏斗 ⑤玻璃棒 ⑥酒精灯 ⑦胶头滴管 ⑧药匙
(3)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 g,此20%的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 mL,(填正整数)(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22g/mL).
19.(8分)为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小红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在稀硫酸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请回答: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实验现象,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小红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可能过量,检验溶液中含有少量
硝酸钡的方法是 。
(3)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加入100g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硝酸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要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四、推断题
20.(5分)向154.7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放入10.0 g粗锌(含有不溶于稀硫酸的杂质),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 g/L)计算:(均保留1位小数)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1.(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某种稀盐酸100 g加入到15.8 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计算:
(1)从图中可以看出15.8 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CO2最多是 。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1%)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1%)
22. 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2)如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
①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结合反应:Mg和MgO都能和硫酸反应,但都生成硫酸镁,根据题意,故硫酸镁的质量=24.0g,那么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24.0g×24/120×100%=4.8g,这也就意味着反应前镁元素的质量=4.8g,而Mg和MgO的组成元素只有两种:Mg和O,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6.4g-4.8g=1.6g,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2.B
【解析】
试题分析:A、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C、t℃时,N的溶解度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现在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错误,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最终得到100g 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t℃时,N的溶解度为40g,可计算出100g 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N的质量=100g×40g/140g=28.6g,则原200gN的溶液含溶质N的质量=28.6g 40g=68.6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68.6g/200g×100%=34.3%,错误,故选B
考点: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D
【解析】
试题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错误,B、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列式为:100g×98%=(100g x)×49%,x=100g,错误,C、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而不是2/3,错误,D、可燃性气体在与空气混合时,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有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正确,故选D
考点:浓硫酸的稀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给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爆炸
4.B
【解析】
试题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所以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不会溶解,所以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6g/131.6g×100%=24.0%,故选B
考点: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5.A
【解析】
考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6.D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50℃时,A的溶解度为50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25g,所以形成的溶液的质量75g,正确,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5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对于A、B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会析出晶体,但仍然是20℃的饱和溶液,此时B的溶解度大于A,对C而言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仍然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保持在50℃时的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A﹥C,错误,故选D
考点: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7.B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50g×20%÷200g×100%=5%,故选B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8.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选项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是不同类别的微粒;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的体积没有加和性,故答案选择B
考点:化学观念
9.D
【解析】
,故答案选择D
考点: 质量分数的计算
10.A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分析知:将20 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20℃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又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便可以用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除以100 g与硝酸钾的溶解度之和。
11.B
【解析】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12.D
【解析】
试题分析: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Cl,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错误,B、20°C 时,KCl的溶解度是40g,表示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含有KCl 34.0g[来,而不是100gKCl饱和溶液,错误,C、40°C时,KCl 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40g/140g×100%=28.6%,错误,D、从表中溶解度数据分析可知,KCl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60°C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有晶体析出,正确,故D
考点: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3.20%
【解析】3g 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与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为20%。
14.(1) 2KMnO4 △K2MnO4 MnO2 O2↑ ABCE (2) 催化 80
(3) H 略
【解析】
试题分析:(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 MnO2 O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ABCE组合
(2) 实验室也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催化,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可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可列式为:100g×6%=(100g-x) ×30%,x=80g,s所以水的体积为80 mL
(3) 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所需刻度,故选图H,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溶液的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装置,溶液配制计算及步骤
15.⑴39:14:48 (1分) ⑵ 75
【解析】
试题分析:(1)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4:16×3=39:14:48;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0Kg×6%=9g
要使150kg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9g/(150kg-x) ×100% =12%
解得x=75g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6.(1)47.4kg(2)450kg
【解析】
试题分析:(1)解题思路:根据图示可知该袋化肥的质量和其中氮元素在化肥中的质量分数,可求出其中该袋中氮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求出含上述质量的氮元素时纯净的碳酸氢铵的质量。解题过程如下:
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50kg×16.8%÷(×100%)=47.4kg
(2)可根据"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解题。具体过程为:50kg×10%÷1%—50kg=450kg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7.(1)40; (2)16g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式:设需用98%的硫酸的质量为x,则200g×19.6%=98%x;
(2)已知硫酸质量为:10g×19.6%=1.96g,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y,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考点:稀释溶液;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8.(1)10 90 (2)①②③⑤⑦⑧ (3)50 41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100g×10%=10g,故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因为水的密度1g/cm3,所以水的体积=90mL
(2)配制该溶液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故选①②③⑤⑦⑧
(3)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由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可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可列式:100g×10%=x×20%,x=50g,由于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22g/mL,所以体积=50g/1.22g/mL=41mL
考点:溶液的配制
19. (1)产生白色沉淀,H2SO4 Ba(NO3)2 = BaSO4↓ 2HNO3 , Ba2 SO42-
(2)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钡(合理方法均可)(3)26.1%(4)5.4 。量取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Ba(NO3)2 = BaSO4↓ 2HNO3分析实验现象,由于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Ba2 SO42-(2)小红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可能过量,检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钡的方法是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钡(合理方法均可)(3)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加入100g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设所加硝酸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 Ba(NO3)2 = BaSO4↓ 2HNO3
261
98g×10% X×100g
98:261=98g×10% :X×100g
X=26.1%
(4)设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
98g×10%=1.84g/cm3×X×98%
X=5.4ml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考点: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有关溶液的计算
20.(1)0.2g;(2)3.5g;(3)10%
【解析】
试题分析:解:(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24L ×0.09g/L=0.20g
(2)设参加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 H2SO4 === ZnSO4 H2↑
65 161 2
X Y 0.2g
65:2=X:0.2g 161:2=Y:0.2g
X=6.5g Y=16.1g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10.0g-6.5g==3.5g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54.7g 10g-3.5g-0.2g=161.0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0.2g;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3.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1.(1)4.4g;(2)63.3%;(3)7.3%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分数.
(1)从图中可以看出15.8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CO2最多是4.4g.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氯化氢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100 73 44
x y 4.4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