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周于事的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06 18:21: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周于事的意思(1)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周于事的意思(2)

编者按

1978-2018年,40年风云激荡,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40年飞跃万重山。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这艘中国号巨轮正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曾用这样一句古语,形容中国不畏艰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穿越风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他在谈到改革开放时还曾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学习大国对此进行了梳理,今天推出“学习用典”第一期——*谈改革开放必要性:顺应潮流。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2013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 原典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昭公废卿士,以省事节用,不可谓变祖之所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而未可谓忠臣孝子也。”

——汉代桓宽《盐铁论》卷二之忧边第十二篇

■ 释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原意为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行事策略,智慧的人会随着事情的不同而改变处理问题的方法。

当今的时代是大发展的时代,当今的世界是大变革的世界,如果对激变的形势熟视无睹,对残酷的竞争无动于衷,不能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那么迟早会落在别人后头,甚至被时代所淘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更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智慧。它向世人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持久、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发展的压力与变革的挑战,各国都要有“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眼光,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我们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4年4月,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 原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 释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辞,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原典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春秋)文子《文子·上义》

■ 释义

文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老子的弟子。《文子》从黄老学说的“道论”出发,指出天道是往复变化的,法律只能随其变化而变化,“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因此提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

*一贯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他引用2500多年前的这句中国古语告诉世人,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 天行有常 应之以治则吉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 释义

这是《荀子·天论》开篇的一句话。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用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有吉祥的结果;用不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产生灾难。

40年的历史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符合历史规律,契合时代潮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旨在强调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发展、要飞跃,就必须顺应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必须坚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乘风破浪,奋力拼搏,将改革进行到底。

栏目热文

苟利于民出自什么(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

苟利于民出自什么(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

NO.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_____。A.25~50克B.7...

2023-12-06 18:37:55查看全文 >>

董仲舒的个人资料(董仲舒干了什么)

董仲舒的个人资料(董仲舒干了什么)

董仲舒,广川(河北省景县)人。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立了一个新的...

2023-12-06 18:47:46查看全文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哲学道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哲学道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西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中的“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

2023-12-06 18:43:41查看全文 >>

苟利于民的苟是什么意思(苟非吾之所有的苟什么意思)

苟利于民的苟是什么意思(苟非吾之所有的苟什么意思)

★“日积月累”中名言的大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苟日新,...

2023-12-06 18:37:27查看全文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道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体现的哲学道理)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道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体现的哲学道理)

10号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

2023-12-06 18:51:44查看全文 >>

10万一棵的玉树(1500元一棵玉树图片)

10万一棵的玉树(1500元一棵玉树图片)

玉树这种盆栽特别常见,因为它繁殖能力超强,养护特别简单,简直沦为白菜价。特别是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过玉树,随地生长不怎...

2023-12-06 18:20:54查看全文 >>

玉树最佳配土(种植玉树的土怎么配)

玉树最佳配土(种植玉树的土怎么配)

养玉树做“3点”,叶片饱满、枝干小臂粗,长得快“满树繁花”玉树是一种寓意很好,名字很好听,又比较美观好打理好养护的绿植盆...

2023-12-06 18:43:36查看全文 >>

红叶玉树怎么养(红叶玉树的养殖方法)

红叶玉树怎么养(红叶玉树的养殖方法)

玉树,属于景天科的多浆肉质灌木,它从一片叶子就可以繁殖,长起来也挺快的,有的花友养的玉树从一棵几厘米高的小苗,养了上十年...

2023-12-06 18:18:18查看全文 >>

玉树盆景图片大全欣赏(玉树公母的鉴别方法)

玉树盆景图片大全欣赏(玉树公母的鉴别方法)

导读玉树可是出了名的好养盆栽,随便用一个叶片或者一节枝条,都能轻松养成爆盆状,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它太过普通,养了一段时间就...

2023-12-06 18:55:43查看全文 >>

一棵玉树造型最好图(6年的玉树怎么造型)

一棵玉树造型最好图(6年的玉树怎么造型)

玉树不修剪肯定“丑”,剪出“老桩”,颜值高造型吸引人大家好我是小花,今天要来跟大家分享下玉树的养护技巧,只要学会一招,分...

2023-12-06 18:50:2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