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寒食古诗介绍词(寒食古诗背景资料)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06 22:21: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105天,即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该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借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寒食古诗介绍词,寒食古诗背景资料(1)

与之相关的诗词

《寒食》作者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日恩赐火》作者 唐 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延 伸

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下自己腿部的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寒食古诗介绍词,寒食古诗背景资料(2)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于是就有了寒食粥,也就是节日前将粥煮好,以备节日时食用,自然就成了寒食。

介子推忠孝清烈的精神和功不言禄的真正内涵,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和优良的道德情操,所以在寒食清明节这天历朝历代都有放长假的惯例,以给人们一个祭拜先贤,慎终追远的机会。每逢寒食清明节,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寒食。寒食上墓祭祖的习俗,不仅盛行于中原大地,就连西南、东南等边陲概莫例外。云南《顺宁府志》载“清明有拜扫之例,郡人先后行之”;广西《平乐府志》载:“清明祭墓,新葬老少聚哭……”。祭祖扫墓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孝敬已故祖先的传统伦理,也增加了在世异代人之间的亲情,还促进了同族同祖不同家庭之间的团结。

拓 展

因之产生的习俗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以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人家上坟等。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的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南北朝《荆楚岁时记》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郊踏青场景:“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代《文献通考》记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亦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栏目热文

寒食古诗描写了哪个节气的习俗(寒食古诗节日内容上讲了什么)

寒食古诗描写了哪个节气的习俗(寒食古诗节日内容上讲了什么)

今天是寒食节,明天便开启了清明小长假模式。在古代寒食节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便是禁烟火,家家户户都不能开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2023-12-06 22:09:13查看全文 >>

寒食古诗描写了什么(寒食古诗主要讲什么)

寒食古诗描写了什么(寒食古诗主要讲什么)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

2023-12-06 22:40:44查看全文 >>

寒食古诗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寒食古诗表达技巧)

寒食古诗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寒食古诗表达技巧)

寒食韩翃 〔唐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作者】韩翃:唐代诗人,与钱起齐名,...

2023-12-06 22:46:11查看全文 >>

寒食古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寒食这篇古诗是写的哪个季节)

寒食古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寒食这篇古诗是写的哪个季节)

余秋雨曾说过——“唐代能把人世间所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美丽地绽放。”的确,唐朝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时代,其都城长安更是...

2023-12-06 22:10:00查看全文 >>

寒食古诗所描绘的景象(长相思古诗描绘的景象)

寒食古诗所描绘的景象(长相思古诗描绘的景象)

文|卢恩俊谁都知道古代寒食节是要“禁火”的,而在古诗里,寒食节却常常出现火的意境。尤其在唐朝,“火”成为流动在寒食诗词里...

2023-12-06 22:03:50查看全文 >>

文竹怎样养才能养得好(文竹要怎么养才养得活)

文竹怎样养才能养得好(文竹要怎么养才养得活)

养好文竹,有3点很重要,叶子清新翠绿,枝叶繁茂文竹和别的绿植不一样,不像月季玫瑰那么华丽貌美,也不像茉莉栀子花那么芳香,...

2023-12-06 22:45:54查看全文 >>

怎样养好文竹(文竹用深盆还是浅盆)

怎样养好文竹(文竹用深盆还是浅盆)

只要你跟着步骤来,种植好文竹易如反掌,枝条翠绿有韧劲熟悉小花的朋友都知道,之前很多的文章都是给大家讲述如何种植常见的花卉...

2023-12-06 22:14:32查看全文 >>

文竹叶尖发黄怎么回事(文竹黄尖是什么原因)

文竹叶尖发黄怎么回事(文竹黄尖是什么原因)

文竹具有优美的姿态,层次分明,外形高低有序,成为了大家喜爱的一种绿植,人们都会养殖。有些朋友反应在养殖文竹的过程中会出现...

2023-12-06 22:06:22查看全文 >>

世界上最粗壮的文竹(文竹浅栽还是深栽)

世界上最粗壮的文竹(文竹浅栽还是深栽)

隔壁大叔这盆文竟然长势茂盛,长这么粗状的文竹还是十分的“稀奇”的,枝叶繁茂,个头达到了2米多高,只要看到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2023-12-06 22:33:04查看全文 >>

文竹可以晒太阳吗(家里放文竹是吉是凶)

文竹可以晒太阳吗(家里放文竹是吉是凶)

导语:文竹也被称为云竹或者云片松,原来这种植物是生长在南非,现在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文竹作为室内常见的一种盆栽观赏植...

2023-12-06 22:07:0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