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读好诗:介子推高洁风骨
他流落江南,贫居断炊,生活非常窘迫,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禁烟无火,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是他日日都如此!诗的第二联平易中见深刻,直率中含悲愤,更见郁闷和不平之意。
有趣的是,作者在结句中说“不独”,即不仅仅之意,这也从反面写出他对介子推的钦慕之情。介子推不慕名利,坚守气节,作者贫穷潦倒,满腹悲愤,与介子推的耿介高洁有几分相似,故而他的诗孤愤中也有傲然不屈之意。
△寒食节读好诗:杜鹃花开,希望与光明
03.另辟蹊径,富有生机?寒食日题杜鹃花 唐·曹松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曹松是唐晚期诗人,他的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来为人传颂,此句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沉痛且无奈。曹松一生不满现实却又热衷功名,71岁才考中进士。他一生奔波劳苦,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呢?从《杜鹃花》这首绝句,可看出他的倔强与希望。
寒食节,家家禁火,不见炊烟,处处显得萧条冷落,唯有杜鹃花依然开得鲜艳如火。“一朵又一朵”辞句虽白,却写出杜鹃花竞相绽放的热闹场景,尤其“并开”二字,更写出杜鹃花蓬勃的生命力。
此时此刻,在阴冷凄苦的环境中,唯有杜鹃花,丝毫不受约束,花开如火,给作者带来温暖和生机,这不是他心中常存的希望与光明么?
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节令诗,或写风俗民情,或写离愁别绪,曹松却独辟蹊径,以杜鹃花的红艳热烈来写自己的热情与倔强,此老心境如此,难怪老年还能参加科举考试,如此坚持不懈,实属不易。
△寒食节读好诗:温柔才子的惆怅诗句
04.凄迷惆怅,含蓄悠远:寒食夜 唐·韩偓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这首诗写寒食节,也别具一格。作者韩偓,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姨夫是大诗人李商隐。韩偓少有才名,李商隐曾夸赞他“雏凤清于老凤声”,他的诗辞藻华丽,擅写闺阁艳情,故称“香奁体”。这首诗即如此,写得凄迷惆怅,含蓄意远,耐人寻味。
寒食之夜,细雨飘洒,微风恻恻,雨滴沁凉,风如叹息。起句之景即写出一派冷清萧索之感。杏花如雪,在空中飘舞,桃花绽开花蕾,在雨夜瑟缩着。红白相间,满地凌乱,落花风雨,岂不像他此刻的心情么?几许惆怅,几许寂寞,让作者感到独孤和冷清。
夜色渐深,朦胧中看不清事物,唯有秋千在风中微微晃动。那秋千上的女郎呢,早已不知去向,雨中她曾住过的楼阁,仿佛很近,又仿佛很遥远。作者没有一笔写情绪,却用景点染出他惆怅寂寞的心情,因而显得含蓄凄迷。
△寒食节读好诗:韩偓经典,含蓄有神韵
或许,作者此刻什么都没想,既没有挂念秋千上的女郎,也没有寻找她的踪迹,他只是呆呆地伫立,那个阁楼就像他的渴望,他的理想,他的希望一样,在细雨中朦胧模糊,可望而不可即。
诗之美在于含蓄,在于点染,没有一笔写作者心情,却把读者带入“境”中,去感受和悬想,如此,才更有诗的韵味和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