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诗歌中的文字特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16 06:46:5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诗歌中的文字特点,(1)

诗歌中的文字特点,(2)

用典是文言各体共用的手法,诗词中常常用,也许是因为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竟是这样,我们就无妨把用典看作诗语中有鲜明特点的一个小类。

用典是怎么回事,这可以用定义的形式说,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今意。如“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对棋”句是用《晋书·谢安传》记谢安与客下棋事,以表示自己(作者杜甫)当年与房太尉也有过这样的交谊。“把剑”句用《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吴季札于徐君死后挂剑于徐君墓树事,以表示自己对死者也有此心。两句都是引古事以表今意;“凌波”是用《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以表示美人脚步,是引古语以表今意,这用不着思索就会看出。这样的表达方法会带来麻烦:一种轻的是“隔”,因为不是径直说,理解就不能不绕弯子;另一种重的是“难于理解”,因为读的人也可能没念过《晋书》、《史记》和《洛神赋》,不知道事或语何自来,典故就必致成为迷魂阵。

  可是昔人(尤其时代靠后的)还是乐于用,为什么?原因不只一种。最平常而不足为训的是文人习气,借此以表示博雅。习气会助长习惯,本来可以说“写出来先放着”,却一张口就溜出个“藏之名山”来。接着是习惯有扩张性,扩张为时间长,人数多,终于就成为独霸,像是非这样说不可了。

  “司空见惯”就是个好例,它的来路本来不光彩,是歌女太漂亮,“断尽苏州刺史肠”,可是你想不这样说,又很难找出个其他说法来代替。用典的问题就是这样麻烦。比喻典故是所谓人物,他不是样板戏中的,好坏分明;而是杂七杂八的,好坏,要看用什么样的,怎样用,以及用得多少。专说诗词,有个事实先要承认,是,时间靠前,它间或用,时间靠后,它常常用,且不管文人习气,这样做有没有好处?答案是有,大致是以下几种:

  其一是这样说反而方便。如“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读仄声)起高楼”,“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时封五人为侯,是汉朝的事,而且不只一次,所以以五侯代富贵人家成为惯例,说着反而省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是凡读书人都熟悉,所以表示不管兴亡旧事、且乐今朝的意思,引用这两句就可以随口说出来。这情况,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有些人语言库存比较丰富,遇到某种时机,一种旧而合用的语句会不知不觉地冒出来。这可以是俗的,即不见经传,如“慢鸟先飞”之类;也可以是见经传的,如“狡兔有三窟”之类。库存里有,不许用,就一己说是限制表达的自由,就用同一种语言的全体说是安于语言贫乏,当然是不对的,也是办不到的。从这个角度看,用典,理论上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用得合适不合适,留到下面谈。

  其二是可以取得言简意丰的效果。如“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黔娄是《高士传》里描述的高士,有志有节而穷困,元稹引来代指自己,比直用己名,意思就丰富多了;在空中写“咄咄怪事”,以泄被废黜的愤慨,是晋朝殷浩的事,辛弃疾引来表达自己壮志不得酬的心情,正是轻轻一点而力有千钧。上面说过,诗词的句读、字数有限制,像这样丰富而委曲的意思,不用典就比较难说。

  其三是用古典说今事,可以取得情景化近为远的效果。如“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青鸟送信,见《汉武故事》,赤松子为得道仙人,见《史记·留侯世家》,孟浩然这里不过是说某道士派人来约去聚会,用典,拉出青鸟、赤松子,意境就由现前事变为远景,根据上面所说,诗意就浓了。同理,苏东坡诗有“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之句,《列子》有“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的记载,都拉来,写自己(姜夔)梦中的浪漫经历,也就可以化近为远,俗情冲淡而诗意增多了。

  其四是可以引起联想,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可以充饥,都是靠联想。诗词也是这样,如“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堕楼人用石崇的歌女绿珠跳楼自*的故事,落花轻飘飘,自然不像堕楼人,可是这样写,靠联想,能够于好景不常的凄凉之外,兼使人感到美,也就是增添了新意;永丰柳是用白居易诗,“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本事诗》说是白衰老时为歌女小蛮而作,因为他还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张先这首词是写惜春的惆怅之情,引永丰坊的旧事,就会使人联想到诗人老去的凄凉,意思就重多了。

  其五是可以写难言之隐。大千世界事无限,其中有些,未必不应有而不好明说,如果还想说,怎么办?用典是一种办法,甚至是好办法。如“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贾氏窥帘用韩寿偷香故事,宓妃留枕用《洛神赋》洛神与曹植在洛水上相会故事,写男女的不合规范的行为,像是轻而易举,如果不用典而直说,就很不好办;同理,闻琴是用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解佩是用郑交甫在汉皋与仙女好合的故事,也写男女的越轨行为,用典可以变粗俗为娴雅,如果不用,张口就大难。

诗歌中的文字特点,(3)

诗歌中的文字特点,(4)

栏目热文

诗歌的主要特征(现在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主要特征(现在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基本特征青冬一、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属于语言艺术。二、诗歌语言凝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是创造的科...

2024-01-16 06:24:08查看全文 >>

现代诗歌特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举例)

现代诗歌特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举例)

学习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诗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产物,必然离不开这个外壳。下面讲的是关于现代诗歌...

2024-01-16 06:43:46查看全文 >>

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

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

最近因新冠肺炎,全国人民都因响应国家号召,禁足在家,我也不例外。闲来无事,和家里的两个小孩重新温习了央视的诗词大会第一季...

2024-01-16 06:37:19查看全文 >>

诗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诗歌基本特征和表现)

诗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诗歌基本特征和表现)

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诗最富有抒情性。诗是一种最善于抒情的文学体裁。古人所谓“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作者...

2024-01-16 06:23:47查看全文 >>

诗歌的五个特点(诗歌语言具有的三大特征)

诗歌的五个特点(诗歌语言具有的三大特征)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诗歌分类。一、古体诗:不受句式限制,押仄韵(三、...

2024-01-16 06:30:52查看全文 >>

臧克家诗歌特点(臧克家的诗有什么特点)

臧克家诗歌特点(臧克家的诗有什么特点)

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来评判都是一首难得的好诗。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总要从三方...

2024-01-16 06:30:27查看全文 >>

宋词的基本常识(宋词创作基本知识讲解)

宋词的基本常识(宋词创作基本知识讲解)

说起宋词有的同学可能会比较陌生,唐诗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背,李白杜甫更早就是熟悉的老朋友了。但是宋词是个什么鬼?先别急,宋词...

2024-01-16 06:45:04查看全文 >>

宋词的结构特点(宋词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宋词的结构特点(宋词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

2024-01-16 06:26:29查看全文 >>

宋词为什么那么美(为什么宋词这么经典呢)

宋词为什么那么美(为什么宋词这么经典呢)

《闲说宋朝、宋朝词人100讲》的专栏,很受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的喜欢。很多粉丝朋友给我留言,说对宋词有极浓厚的兴趣,希望...

2024-01-16 06:29:30查看全文 >>

宋词在形式上的特点(宋词特点概括)

宋词在形式上的特点(宋词特点概括)

原文@谵小语 载于中读App宋词难懂吗?至少,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很高雅的,因为你不借助工具书似乎很难独立把一首词完全读懂。...

2024-01-16 06:53:3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