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低下高贵的头颅下一句(低下高昂的头颅语句)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25 12:39: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低下高贵的头颅下一句,低下高昂的头颅语句(1)

1

天气奇热,太阳落下一道道光辐,将茅坪河水煮热了。栖息在春秋寨石墙上的斑鸠振翮而起,翼羽划过天际,落下一道灰色弧线,划破蓝天,然后择一阴凉处鹄立,停止啼鸣对唱。静默,其实是在等待一场声震天地的呜(巫)音喇叭及端公舞,那是穿越千古的楚国宫廷乐舞啊。

长长铜喇叭举了起来,伸向天空,巫音喇叭第六代国家级非遗传人刘国福环顾左右,8位乐师站成半个回字形,着黄衣,戴头盖,腰间系着红带,后边端公舞班底已准备就绪,舞者皆身穿黑袍、紫袍,手持法器,人未舞,额头汗水淋漓。刘家巫音班子与端公舞班,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今天要为来的嘉宾吹奏一曲,旋舞一场。

楚人之俗,自古“信巫鬼,重淫祀”。在夏日里等待一场盛装巫音喇叭端公舞,与其说在求神中永生,不如说是在吹奏舞蹈中燃烧。襄阳、南阳盆地的气温太高了,彼时穿长袍,不啻酷暑盔甲护身,汗水如泉涌,可以倒出一桶水。可是,巫音与端公舞是古楚国宫廷音乐与舞蹈的绝配,就得戏袍盛装,一派战国风,一场巫音动地喜,远方客人,请您留下来。

2

车子在春秋寨入口戛然停下。

他想起昨晚做的荆山春秋大梦。那是楚国开国之君熊绎吧,国都设在丹阳城(今南漳县城关附近)。周天子会盟岐山,熊绎坐着四乘骑的马车,风尘仆仆赶到岐山参加会盟。仪式前,一位大臣逐一请齐晋鲁及卫国诸侯入席,而熊绎不在贵宾席上,被另一位大臣领到东夷鲜卑国君身边,一起安放滤酒用的蓍草,那是侍者之活啊。祭拜天地国君师后,周天子对齐晋诸侯赏赐珍宝,独无楚子。周天子内外有别,只赏内戚王,对外姓诸侯有点冷落,不封亦不赏。

奇耻大辱啊!驾长车返丹阳王城,熊绎心中愤愤不平,向荆楚天空发誓,筚路蓝缕,励精图治,让周天子知道楚子并非等闲之辈。回到丹阳,熊绎招手唤来大臣,吹一场巫音喇叭吧,朕要压压惊,洗礼受辱之魂。于是,宫廷乐师旷被召来了,他是巫音喇叭的鼻祖,拍手唤出乐班,将铜喇叭伸向天际,1.6米长,长号嘹亮,喇叭声咽,这才是楚国宫廷的雅声正音,虽出自劳动的号子,采撷于民间,却为宫廷乐师作曲配器,按照中国古乐“宫、商、角、徵、羽”的徵音,填音符作歌,配之端公舞,那是楚国最美的音乐舞蹈史诗,迄今仍为楚国宫廷的音乐化石。听了巫音喇叭,看过端公舞,会有惊为天人之感,通巫术,与鬼神交,感应天地浩气,楚子又满血复活了,将受辱之事抛到丹阳城外。翌日,换上芒鞋、布衣,竹杖穿林过,带着王后跟着百姓砍荆棘,劈山垦田,修渠,可谓卧薪荆山人不悔,终于崛起于南夷之地。

然而,300多年楚王都城经不起岁月风吹雨打,兵燹,水淹,屠城,最终只剩下废墟,城墙坍塌,铸剑为犁,嵯峨楚宫化作旷野桑田,只有楚子听过的巫音喇叭活着,遗落民间,成了一个个家庭演奏乐坊,续巫音之魂,楚歌从远风中吹过来,伴着端公舞穿插的旋律,衣袍窸窣,回响在春秋寨的石墙上,听呆那对多情的斑鸠。

3

他一脚跨下车门,眼前遽然一亮,楚国风,好大的阵式与排场啊,眼前惊现一片上古楚乐的艺术之海。刘家巫音喇叭班主刘国福见车门一开,手从空中劈下,两个长号师对准长号铜嘴,运气,胸有千壑,首奏喜调“何仙姑”,喜曲的旋律,呜呜声裂帛,随山风吹来的是悠远沉雄。他踩着巫音的节拍,眼前一片虚空,热海波涌,激荡在荆楚百姓心田的巫音、编钟、九歌,随着锣鼓、大镲和端公舞蹈旋律,将楚国风俗一览无余,极尽古楚国音乐舞蹈的原始之美,唤醒一个南蛮夷后代沉寂的文心元气。

来南漳前,他曾做足案头功课,知巫音喇叭乃上古中国音乐“宫、商、角、徵、羽”,变调,徵声滑出,变幻莫测,诡谲怪异,平缓内敛更见深沉,激昂却有度,沈约则放逸。巫音喇叭距今2600余年,处春秋南蛮之远,山鬼踏歌来,问天听惊雷,九歌不及巫音老,一曲歌罢叹离*。所幸,听巫音喇叭前,他溯中国古乐的屐痕,只走到大唐。2005年,他曾在海淀剧院观看过大唐皇家乐班演奏的工尺曲,那也是一群农民。唐亡后,皇家乐师班沦落于宝鸡山野,弃锣鼓琵琶笛箫而耕作,却不荒祖上的六艺。农闲时,一个村庄的农民用握锄头和割麦子的手,反弹琵琶工尺曲,竹箫一曲动京城,抚古筝,敲长鼓,胡曲翩翩霓裳羽衣舞。长安城的大唐气韵,留在1300多年后农家男女老少的浅吟低唱中。而巫音喇叭呢,比工尺曲更古老,更神秘怪异。

巫音雅声动丹阳。刘国福和他的刘家班乐师,8个人站成一个圈,两只长号,旁边是两只唢呐,左右各两位大钹、小镲和勾锣的锣手鼓师。

“呜呜——”长号第一声,初啼巫音喇叭,音域一开,犹如天籁雪落,悄然抹去山间的热浪,落下的是巫音喇叭序曲。喜调开门,靠姑、娶亲调。两只长号高昂于天,喊山,百花生灵踏紫气而来,旭日初升,迎亲队伍带来一路祥云。踩在鼓点上,远芳,山道,旷野,村庄,熙来人攘,渐次热烈起来。喇叭随声而起,那是唢呐味道,欢快,激昂,是老百姓的日子,不经意间,就带入了高潮。随后,怀鼓、边鼓、凸鼓,鼓点四起,犹如楚王大军出征,鼓点如铁蹄踏过石板路,如雨,如雷,如电。最有趣的是大钹、小镲和勾锣和鸣,两位手持勾锣的乐师,敲上几轮钩锣,然后朝空中一抛,至最高点,落下来,接到手中,再敲上一曲,令人眼花缭乱,如雾里看花,雪中观景,青石板路上走马。虽然时令已是苦夏,却吹出了春深。刘国福巫音喇叭表演大获成功。

该看看巫舞了。巫音喇叭还在演奏,祭神驱鬼的端公起舞了,此舞盛行于南漳薛坪一带,跳得最好的是老坛主秦应楷,在当地名气最大,可已作古多年。而他的弟子姚凯80多岁了。今天端公舞戏班,分为上坛、下坛以及顶神者与站案者。顶神者为端公,手执法器或者打击乐器,边做法事,边唱边舞,与上天神灵对话。站案者则伫立一侧,主要是伴奏、伴唱,合声齐鸣,配合端公完成法事。那天端公振振有词,八卦旗、令牌、牛角号、镇坛术,十八般法术一一派上用场。演至高潮处,莫过于翻身、旋转、穿梭,左边舞者向右穿梭过来,右边舞者向左边穿梭过来,舞蹈变幻多端,令人目不暇接。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成了端公舞的最高境界。有时,一场端公舞跳下来要一天一夜,大户人家则跳三天三夜。山鬼已远,望荆山兮,丹阳城郭如烟如梦,汉水女神踏巫音喇叭的旋律而来,众人皆醉。

4

刘国福从记事起,就听爷爷吹巫音喇叭,他觉得那唢呐声妙曼之极。后来爷爷老了,刘家班子坛主成了父亲。爷爷只有在县里和省里来人时偶然出场,露一下身手,获得满堂喝采。他跑到爷爷跟前请求道,收我为徒弟吧。

爷爷不理他,目光如炬,望着远处的山野,刘家班主传位人是你爹,到你16岁时,胸襟大了,可纳山岳,风掠汉水,气足了,吹得动长号,再说吧。刘国福懂了,爷爷是要考察他的艺术天分,看几个孙子谁能做巫音喇叭的传人。楚国宫廷巫音喇叭,至今遗存120多首古曲,分为喜曲和悲曲。喜曲用于民间红事,悲曲用于乡间白事,刘家班除了节日庙会吹打外,更多时间活跃于民间,为乡亲们红白喜事助乐。后来,爷爷垂垂老矣,爬不动山路,遂将刘家巫音班主传于父亲,可是他仍旧曲不离口,号不离手。春天,太阳刚爬上东边山冈,照着巡检镇文家垭村老屋,爷爷躺在竹椅上,远望初升的太阳,哼起巫音乐曲:“哑嗨哦呵唉咿哑,咿须矣,也咳哑呵嗨。”

这是楚国宫廷乐师师旷留下的古乐,声调诡谲怪异,与楚人崇巫信鬼一脉相承。少年听曲睡梦中,天将破晓,似有神巫穿越千山,踏着云朵与风神而来。刘国福喜欢爷爷哼的古曲,暗自跟着学,他记性好,爷爷每日哼一曲,他熟记一支,120多天后,古楚国宫廷遗落民间的古乐,刘国福都会哼了。哀姑、靠姑、别枝子、官调、白鹤谣、月月落、月月高……每个曲调,吟唱得像模像样,令爷爷刮目相看。

小子可教也。爷爷将刘国福叫到跟前,拿过长号,嘴唇与喇叭对口形,收腹,吸气,刹那破腔而出。最难掌握的是手音、口音、揉音,如何混声一音,吹出浑厚、诡异、悠远之感。爷爷教他要诀与技巧,他聪明,领悟快,很快就掌握了。其实这些古歌,还在摇篮中,刘国福就听爷爷吟唱,烂熟于心,爷爷一哼过,所有的梦呓都被激活了。

小子,我就只能教你这些了。爷爷说,跟你父亲刘定家去学吧,吹长号时,两支喇叭同时吹,两个乐师交换摸音,这叫你吹喇叭我摸音,难度极高,够你练一辈子。刘国福磕头一拜。爷爷说,小子记住,将来你也会当班主,刘家班有一条铁规:“进门不吹叶叶落,出门不吹上山坡”。

从16岁起,刘国福跟着父亲学偷换气、甩马锣、换拇眼,这是吹奏“巫音”的三大传统技法。偷换气是“巫音”艺人的基本功,学会偷换气,长号唢呐,一吹几里路,都不会歇一口气。吹长号,胸腔和腹部要特别给力,逢喜事,长号吹出“哈哈”之声,幽默风趣,令东家喜上眉梢;遇白事,长号吹出“呜呜”之声,让亲人怆然涕下。父亲最后又让他学打击乐,将一面巴掌大钩锣,敲出一曲节拍,然后左右锣师配合,轮换将钩抛甩向天空,就像一只妙音金鸟鹞然而起,在空中划一个圆弧,旋转落下。喇叭、唢呐调儿越长,锣师甩得越高,钩锣冲天一鸣,大盘小盘落玉珠,落成锣鼓铿锵。

山风过耳,千年已逝,楚王在荆山的王宫城池,都化作一抷黄土,唯有沾着人间烟火的巫音喇叭,王室乐班,从宫廷走向民间,在千年的红白喜事中存活下来,既保留了古楚国宫廷的高古典雅,又融入楚国民间巫卜文化的神秘、诡异。

一曲歌罢丹阳风。

5

演奏一曲巫音悲调吧。他心中有几分期许。楚国熊氏,自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都丹阳城,横亘春秋战国,经43 代诸侯,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将王翦攻破郢都,亡国,历时819年。巫音呜呜,悲喜交集,虽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一度定鼎中原,可是多慷慨悲歌,多海棠血泪,多高人壮士,惟有巫音悲调,可慰忠魂,可祭故国啊。

巫音第六代传人刘国福知我心,演完一曲曲喜调后,他竟然指挥巫音乐师吹起了“白鹤谣”“上山坡”,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大悲乐。虽为悲音,却有正声、正气。巫音的悲歌是招魂调,是离*赋,是壮士歌,呜呜发声,喊山,喊大江过石门,深水静流狂涛,将逝者的祭祀与悲情,藏于雅音,落花于逝水东去。悲恸时却含激昂之铿,死寂中有亡魂列阵,蹄声、喊声、*声、哭声、歌声汇成大江汉魂,四面楚歌,并非败象,那是乡音乡愁楚韵,更有缅怀祖先丰功伟业的豪迈。在呜呜唢呐声的乱石穿空中,更添了一种与巫符、神灵感应时的神秘与从容。他沉浸在巫音喇叭悠长激昂的悲调中,彼时,一群白鹭、一只白鹤在巫音袅袅古乐声中高飞天际,是白衣高士屈子归来了吧?

千年过矣。丹阳城早已灰飞烟灭,郢都化作桑田,屈子踏浪归来,那双忧患之目,一直悲泪纵横,落成雨点,化为粽子,落入汨罗江、汉水。2000多年了,巫音喇叭犹在,屈子犹在,离*成歌,何必还要天问,今天赤县尽是好日子,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先贤期盼的小康圆梦。大武汉、大襄阳万丈高楼,连郭成城,胜于丹阳城、郢都千万倍。端午节,还有一个漫长的苦夏,属于屈子。丹阳故都的乐班为一颗赤心、一颗文心、一位忠魂吹奏了千年。巫音喇叭长号昂得高高的,摸音、抛锣,一曲白鹤谣,渐进高潮。每年端午节,每年夏天,巫音喇叭乐班都在吹。吹得白鹤盘旋于秧田中、大江滨。屈子就是那只白鹤,涉江,过沅水、溆水,踏湘水而来。踯躅经年的屈大夫啊,听到秦军攻破了郢都,故国不可归兮,惟有魂返,于是纵身一跳,楚子熊绎听过的白鹤谣,成了屈子的最后宿命。巫音悲来,唢呐声咽,一个楚国在哭,挽《九歌》而祭屈子,一排白鹭从岭上掠过茅坪河,兰汀香芷,清泉碧流,映着春秋古寨,映着一颗文心不死。巫音戛然而止,白鹤掠过,浪花溅起,卷起千堆雪,那投江的涛声,那巫音,其实就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心跳。

白鹤谣刚落下最后一声长号。另一曲悲调“别枝子”又起,依然是古楚国宫曲,平缓的吹奏渐入佳境,巫神过楚道旋律铿锵,丽日晴空山雨欲来,呜呜长号惊雷平地起。他悚然一惊,这样的巫音,这样的古乐,只属于一个楚人,非西楚霸王莫属。他是楚国名将之后,半世辉煌,垓下之战是英雄末路,是西楚霸王的黄昏,就像丹阳城郭日暮黄昏一样,血溅天幕。退回江东,他可以再扳回一局,可英雄骄傲,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万千楚国子弟相随,一将独归,无颜见楚国父老啊!当他自刎乌江、将项上之头割给船工时,那一刻就注定了西楚霸王的不朽。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荆山楚韵,巫音悲歌,就是为英雄归来而奏。

呜(巫)音喇叭声咽,狂飙一曲动地歌。

,

栏目热文

人有冲天之志无运不能自通出处(纵有冲天之志无运则不通达下一句)

人有冲天之志无运不能自通出处(纵有冲天之志无运则不通达下一句)

 劝世章宋代:吕蒙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

2024-01-25 12:28:50查看全文 >>

人要低下高傲的头(是什么让你低下高傲的头)

人要低下高傲的头(是什么让你低下高傲的头)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一个人,想要在生活中汲取智慧,就不能高昂着头一直走在前面。时间久了...

2024-01-25 12:35:53查看全文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出自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出自哪里)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出自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出自哪里)

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节选如下: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

2024-01-25 12:34:53查看全文 >>

人不能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高傲的人终将低下头颅)

人不能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高傲的人终将低下头颅)

作者:叶政轩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无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代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与鲜血,信仰与忠诚。在他们身上我们...

2024-01-25 12:28:47查看全文 >>

王者荣耀战令满级后多久能到(王者荣耀战令到80级要多久)

王者荣耀战令满级后多久能到(王者荣耀战令到80级要多久)

金秋版本将于9月21日正式上线,会带来海量活动、金秋礼包与大量优化内容。其中[秋之风通行券]与往期战令一样赠送了大量红字...

2024-01-25 13:09:43查看全文 >>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出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出处)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出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出处)

世界顶尖哲学家最有深度的“名言”:1、活着不是目的,好好活着才是。(苏格拉底)2、一切皆流,无一静止。(柏拉图)3、幸福...

2024-01-25 12:42:17查看全文 >>

富贵不能动其心出自哪里(富贵如所求出自哪里)

富贵不能动其心出自哪里(富贵如所求出自哪里)

《汉书》浓缩的10句精华,句句经典有哲理,发人深省《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2024-01-25 12:50:41查看全文 >>

人的高度取决于下一句(人是倾向于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人的高度取决于下一句(人是倾向于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人生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个人的认知和执行力。认知,是指我们个人对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认知,从...

2024-01-25 13:08:21查看全文 >>

关于贵贱不在于身份的名言(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名言警句)

关于贵贱不在于身份的名言(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名言警句)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立了每年的9月10...

2024-01-25 13:10:01查看全文 >>

低下高傲的头语录(那些高傲的人的经典语录)

低下高傲的头语录(那些高傲的人的经典语录)

人活着,你要明白,什么才是尊严?有尊严,就能昂首挺胸生存,没尊严,就得低声下气做人。男人一旦没了尊严,没人会正眼看你。女...

2024-01-25 12:58:2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