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张表上,我们看到已经明确了每天学校需提供2小时课后服务。
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5 2”模式,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
那每天这课后两小时到底怎么安排?玄外附小是这么说的——
自2017年2月底开始,南京市所有小学开始实施“弹性离校”,为下班迟、接孩子有困难的家长提供延时照顾和服务,其中,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是南京地区最早实施弹性离校的学校。
多年来,坚持课后服务已成为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一项惠民举措。学校不止步于做好学生放学后“托管”,而是坚持“实践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将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则成立“小秧苗驿站”,结合延时服务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采取“1 x”的创新形式,开设丰富的课程活动,让延时回家的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和学习中去。让孩子经历一段有爱的时光……
该校将弹性离校时间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了分年段、全体参与课后服务的方式。优质的资源吸引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获得多元潜能发展,切实减轻了他们的校外培训负担。第二阶段是传统意义的照看托管服务,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室里静心阅读,3-6年级同学在校就能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减轻了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