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唠唠豆
《如果岁月可回头》是由靳东、蒋欣领衔主演的一部都市情感生活剧,就像剧的名字,它用影视剧的方式给了我们一种生活的假设,引人思考。
这部剧讲述的是三个婚姻出现问题的男人旅游散心,因报了同一个旅游团而结识后成为朋友,随后一起面对婚姻中出现的困难,最终都收获自己幸福的故事。
看似是一部平平无奇的剧,但其实是对现代婚姻制度的探讨。本文我将从剧情剖析、婚姻本质以及未来婚姻制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整部剧以白志勇(靳东饰)、蓝天愚(李乃文饰)和黄九恒(李宗翰饰)三个刚离婚或处在离婚边缘的男人的离婚开头,原因是出轨、觉得自己在这段婚姻中透不过气、自己的女儿原来是隔壁老王的。结局虽然进行了理想化处理,三人都最终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开启了幸福的生活,但整个过程反映了很多现实。
不仅仅是这部剧,还有诸如《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等热门高分电影也同样是对婚姻制度特别是处在婚姻中的双方生活状态的展现与探讨。
婚姻作为历史悠久且传统的形式,是绝大多数现代人选择去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或者生活状态,或主动,或被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类对于性别平等和人的自由的追求,婚姻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人具有社会性,不可能完全脱离现有社会而存在,所以在到一定年纪的时候,我们都会面临被催婚,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当然,理想的婚姻是找到一个相爱的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是大部分童话故事的结局。
然而现实是,能找到一个三观一致的异性很难,双方的经济能力能够支撑彼此过上理想的生活更难,双方家庭特别是家长满意难上加难。就算前面所有的条件都符合或者勉强符合,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到老甚至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两人能都在一个频道,不至于在生活的洪流中弄丢了对方更是凤毛麟角。
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这大概是现代婚姻最真实的状态。
说了如此多婚姻制度的弊端,但存在即合理,那么婚姻制度又是如何产生的。或许追根溯源,我们才更能全面的体会婚姻制度的作用。
在谈论婚姻制度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其与法律结合起来,觉得婚姻制度等同与婚姻法。这是作为社会人特别是有政府时代的社会人的惯性思维。但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得更远,会发现人的各种行为更多的受生物本能的支配,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适者生存的法则,而仅仅生存下来是不够的,需要尽可能多的繁衍后代,扩大物种规模,才能在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
因此,传递基因的本能就和吃饭睡觉这种原始本能一样重要。
为了保证自己基因的纯度就需要一种制度将繁育后代的唯一方式——性固定化和恒常化,这也就是最初的婚姻制度。因此,可以说婚姻制度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人的生物性。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的生物属性越来越被社会属性所替代,也就赋予了婚姻制度更多的内涵和作用,如保证因生理结构所导致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权利、为了平均资源而维护社会稳定等。
但人终究是一种生物,不可能脱离其生物属性,婚姻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作为法律制度确定下来后,成为约束人的原始冲动的手段,婚姻制度的弊端也就越来越凸显,再加上人类繁育后代*的越来越淡化,婚姻制度也就越来越被诟病,也就有了更多的我为什么要结婚的疑问。
03.未来展望:婚姻制度意味着保障和桎梏
在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先说一说一部电影《龙虾》,影片就是讲述了在未来世界,只有要么必须结婚和要么只能独身两种极端社会存在,在必须结婚的主流社会,任何通过自己满足某种*的行为会受到惩罚;而在只能独身的反叛社会,任何对于异性的别样情感和行为都不允许发生。
不允许中间地带存在的世界是压抑且恐怖的,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追求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社会允许越来越多不同性格的人,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存在。婚姻制度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某种意义上的保障,虽然它同样也可能意味着桎梏。
因此,我认为,在未来,婚姻制度不会消亡,只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结婚生子不再是每个人都被迫选择的唯一人生道路。而对于那些愿意生子的人,可以选择结婚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对于那些独身主义者或是丁克,同样可以选择不结婚。
但就目前来看,依然是家庭本位的中国,婚姻还是几乎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或是出于因为遇见真爱,或是出于不想人生有缺憾,又或者因为社会传统形式的压力。任何观念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