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是啥修辞手法(一年级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的讲解)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2-05 10:19:2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改变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质量

——兼谈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张广东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说,“认真选择每一本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中学到知识。这才是聪明人的读书方法”。原尻淳一教授在《高效能阅读》中指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要“为写而读”,“为产出而投入”。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努力从阅读中习得习作的知识与技能,这才是聪明的阅读方法。下面,笔者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习作的知识与技能。

分析教材,提炼模块

《爬天都峰》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教材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我们再来看看《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其文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是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特点进行描写;三是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描写;四是灵活运用常见句式及修辞方法描写爬山时的情景;五是篇末点题,升华主旨。

为此,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阅读模块:“记叙要素”模块、“抓住特点描写”模块、“人物对话描写”模块、“常见句式、修辞运用”模块、“点明主旨”模块。

根据学情,确定模块

分析教材,提炼出阅读模块后,还要根据学情及新课标,进行必要的取舍。“记叙要素”其实在一、二年级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就有所渗透。如,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再结合本文的实际——“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只有一句话,故舍去“记叙要素”模块。

再来看看“点明主旨”模块。《小学语文新课标》关于各学段习作要求中并没有类似的论述。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就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点明主旨”,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求过高,学生难以达到,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对习作失去信心。故“点明主旨”模块也舍去。

剩下的三个模块:“抓住特点描写”模块、“人物对话描写”模块、“常见句式、修辞运用”模块,既符合学情,又与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故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阅读模块。

聚焦表达,研读模块

1、“所见” “所感”——“抓住特点描写”模块

“天都峰”有什么特点?学生只要多读几篇课文,一般都知道。但是,课文是如何把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特点写出来的呢?我们可以采用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写法,习得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我的做法如下:

比较下面两组语段,说说哪一语段好?好在哪里?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A组:“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是“我”所看到的天都峰,是直接描写天都峰的高。“我爬得上去吗?”这是“我”看到天都峰的高后产生的想法,进一步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一特点。

B组:“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这主要是写“我”所看到的天都峰,是直接描写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这是“我”看到天都峰的“陡”后的感受,进一步突出了天都峰的“陡”这一特点。

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真切的感受到,作者之所以能把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特点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因为作者紧紧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特点,先写自己所见,再写自己所感,特别是作者写自己所感,一下将读者带入其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小结,稍加点拨,学生就习得一种了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所见” “所感”。

2、写好提示语——“人物对话描写”模块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文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描写。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好人物的对话?我的做法如下:

先是罗列文中“我”与老爷爷的所有对话,显示在大屏幕上;再在读中理解人物所说的话的意思;最后研读提示语,体悟在提示语中增添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提示语中的“点点头”这一动作描写,是“我”对老爷爷问话的回应,说明“我”有礼貌;“扬起脸”这一动作描写,更多的传递出的是“我”对老爷爷这么大年纪也来爬天都峰的敬佩之情。

再如,“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哈哈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提示语中“拉拉我的小辫子”这一动作描写,既写出了老爷爷的和蔼可亲,又写出了“我”与老爷爷的关系更加亲密了;“笑哈哈”这一神态的描写,写出了老爷爷爬上山顶后的喜悦之情。

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初步习得了一种写好人物对话的方法——在提示语中增添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3、常见句式、修辞的运用——“常见句式、修辞运用”模块

我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第六自然段——“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这一自然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含有一个常见句式——“一会儿……一会儿……”和一个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如何在阅读中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我又做了个取舍,重点进行常见句式说话训练,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是在小结时一笔带过,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找出第六自然段后,先引导学生朗读,圈出“一会儿……一会儿……”;再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口头说话;接着引导学生回顾除“一会儿……一会儿……”外,其他已经学过的常见句式,如,“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候……有时候……”、“一边……一边……”等;最后,引导学生想象老爷爷是如何爬天都峰的,要求用上“一边……一边……”等常见句式。这一语境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有益补充,又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常见句式、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写好事情的经过确实大有作用,进而习得方法。

以上是笔者关于习作单元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阅读的艺术,就是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词句之外,不假人和外助,你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窃以为,根据“自我”的不同需求,适当地改变阅读方式,必定能提高阅读质量。如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根据学生习作的需要,聚焦表达,采用模块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习得习作的一般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来源: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

栏目热文

吃瓜术语(吃瓜词汇)

吃瓜术语(吃瓜词汇)

更多精彩,微信公众号搜索“华尔街英语”又是“吃瓜”吃得饱饱的一天作为一名资深“吃瓜”群众怎么能不知道“吃瓜”怎么说呢!才...

2024-02-05 09:48:37查看全文 >>

吃瓜厉害的称呼(吃瓜的昵称大全)

吃瓜厉害的称呼(吃瓜的昵称大全)

生活中,我们常与“杯子”打交道,但你可曾想过,平平无奇的“杯子”背后可能大有文章,比如——当一位中年男性用不标准的沪普说...

2024-02-05 10:15:42查看全文 >>

形容吃的瓜很多(形容瓜好吃的词语)

形容吃的瓜很多(形容瓜好吃的词语)

嗨,这里蒋秋心,欢迎来到“每日读诗”。若问夏天的消暑神器,那当然是冰镇西瓜了。我最爱吃。尤其是那种瓜瓤略微泛沙的口感,一...

2024-02-05 09:56:18查看全文 >>

吃瓜子怎么形容(女人吃什么瓜子最好)

吃瓜子怎么形容(女人吃什么瓜子最好)

文/丰子恺在酒席上、茶楼上,我看见过无数咬瓜子的圣手。近来瓜子大王畅销,我国的小孩子们也都学会了咬瓜子的绝技。我的技术,...

2024-02-05 10:22:09查看全文 >>

关于吃瓜的形容词(描写吃瓜的句子)

关于吃瓜的形容词(描写吃瓜的句子)

​系列4。今天高温36度,躲在房里哪都不去,万一中暑买药麻烦。要清凉祛暑,绿豆汤薏米仁、黄瓜西瓜试过来了,那就来盘甜瓜吧...

2024-02-05 10:11:27查看全文 >>

一会儿什么一会儿什么像什么造句(一会儿一会儿像造句一年级练习题)

一会儿什么一会儿什么像什么造句(一会儿一会儿像造句一年级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老师:上册句子仿写来啦[送自己一朵花]先让孩子读一读例句,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再说一说练一练吧!~更加1.雨后的小...

2024-02-05 10:34:55查看全文 >>

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时而什么造句)

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时而什么时而什么造句)

2019名校小升初语文学科试题汇编(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9题,共25分)1....

2024-02-05 10:35:28查看全文 >>

一会儿一会儿算什么修辞(一会儿一会儿算排比句吗)

一会儿一会儿算什么修辞(一会儿一会儿算排比句吗)

大词小用,即“降用”的修辞手法,是指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概念、范围较小的事物上,往往含有夸张、比喻、双关等性...

2024-02-05 10:06:38查看全文 >>

一会儿和一转眼是什么修辞手法(一会儿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一会儿和一转眼是什么修辞手法(一会儿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火烧云》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zháo zhuó)了火。②这地方的...

2024-02-05 10:25:0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