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向内与向外的散文(出门远行的现代散文)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2-06 05:12: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小区陈阿姨在我家院门前扫地,一眼看到我种的紫眉豆,尚还有几颗果实高挂着,居然连连称赞,并预先问我讨要,说等再过几天彻底成熟了,给她几粒作种。对于刚种植新手而言,这话我一听就心内暗生欢喜,仿佛自己一不小心班门弄斧,却无意间居然得到行家的认可,于是意外之下满口答应下来,当面作了认真承诺。

不想,第二天一早,我打开院门取牛奶箱里的牛奶,发现在不远处扫地的陈阿姨正对着我笑,待我心情愉悦地回报一个笑容之后,她似乎低了一下头暗示我看地上,我这才发现院门边堆着一个塑料袋,里面黄橙橙一片,竟装了几十个柑橘。

“这是芦柑,我自己种的,很好吃的。”阿姨笑得很开心。

“你自己种的?真好!”我忍不住羡慕,心里盘算着开春后也种一棵试试。

“我一共种了三棵,收获了一百多斤!你吃吃看——”她的声音和和的,面容善善的,笑容灿灿的。

“哦,谢谢哦!”我满心的感谢无以表达,感觉“谢”字太过平淡,不足以完全表达我内心的谢意。她要的豆种我尚无法变现,然而却于得到夸赞之后,又收获了满满的一袋礼物!那芦柑,酸酸甜甜,味道真浓!倘若林清玄在世时能品尝此果,也许就不会写那篇《味之素》,而我只能在心里连连重复着孔子的那句感叹“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

不曾想,第二天清晨,院门口躺着的是一个香芋;第三天清晨,是一袋菠菜与芹菜,都同样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我知道这一定又是陈阿姨送的,但好不容易在小区碰到她,我感谢的话语还没说完,她就直摆手,笑得欢快开颜又不好意思:

“你不用总谢我,我自己种的,不值钱哦!”

她是真心不要我的感恩与感谢。

忽然就想到了蒋勋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他居住在乡间的日子,每天早晨都有一袋新鲜蔬菜放在家门口,他四处打听也没有人承认是自己放的,在他为此烦恼不安时,乡人却告诉他,你根本不必知道是谁,因为本地最朴素的民风就是这样,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就放在邻居家门口,谁也不会问,谁也不会说,这样大家都可以分享,免得浪费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其实,早在刚搬到小区不久,人生地不熟的我,就天天都遇上一张老远就冲着我打招呼的笑颜,那就是这位陈阿姨,这个我印象深刻,自然不会搞错的。

我常常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也读过一些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论述。

以往思维的习惯,让我不禁想:乡人陈阿姨的生活,应该是简单而又朴素的,然而,她每天一张不再年轻却春风明媚的笑脸,将她的幸福都写在脸上。

那,她何以感觉幸福?

一则,定然是因为知足:她固然生活简单,但心思也很单纯,*并不高,每天吃着自己种的菜,她内心很满足了。

二则,定然是因为她为分享而快乐。当她拿出自己所种的各种菜品与人分享的时候,她既有一份成就感,也感觉自己被需要,满足由此再一次产生。她种的菜,吃到的不只有我,还有小区其他的朋友呢!她的分享,非常单纯,一点非分的“心机”都没有,“无所为而为”(梁启超语),如孩童一样的纯净,所谓“赤子之心”是也!因此,她的快乐,单纯易得。

而这两种感觉,都让她快乐,并且这种快乐,都是由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可以源源不断地“自给自足”。故而,还是印证了这句话:幸福是一种向内求得的感觉,它不因外物而获得。

可是,现在这样的人却是不多的,因为懂得这样简单道理的人不多。

现实生活中,我更多见到的是另外一种人:

因为不单纯,因为贪欲多,故而总不知足;因为不知足,总难以获得快乐;因为内心总不快乐,于是通过不择手段指望获取快乐,这种不择手段,其表现形式,一种是拼命攫取不义之财,或者抓住时机一味不管不顾往上爬;另一种是不自觉地践踏别人,以讽刺、嘲笑与挖苦别人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这种一心以向外,指望通过外物(人)来获取幸福与快乐的方式,最终只能与幸福感南辕北辙。何哉?那是因为,借助外物的必然结果是,缺少自主性、恒久性与可持续性,外物一旦变故,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再拥有,或者中途情况突变,都极有可能会使其变得复杂而不又可控,于是徒然增加自身很多烦恼,须花费更大的心思与心机再应对之,既不单纯,又不保险,且十分被动,自然与幸福无缘,快乐也就必然姗姗来迟,或者根本不可能来。

当然,我这番推论,自然会有人反对,他(她)或许会说,总有人对于名利、设套、狡诈或者心机“乐此不疲”,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的,我只是由陈阿姨而推断出一种幸福的可能,那就是向内更易获取些。也许幸福还有其他可能,但我想说的是,想要向外获取幸福,也许不幸福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最佳的状态,就如陈阿姨那样,向内得到幸福,向外散发与分享快乐,又由于散发与分享美好,内心就更快乐。

最可怕的就是,指望着向外能攫取幸福,却向内膨胀更多焦虑、怨愤与贪欲,又因为焦虑、怨愤与贪欲,内心就更难有幸福感了。

事实上,一个人感觉幸福与否,别人凭着本能也能感知:总是善待他人的,内心幸福感不会差;而对人阴险、凶狠、刻薄的,鲜有内心感觉幸福之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感觉世上自己最幸福,故而宽容他人;因为感觉自己几乎没有幸福感,故而对别人妒恨无比。

我身边幸福感满满的阿姨,姓陈,名建英,今年应该五十几岁吧!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保洁员陈建英阿姨无意中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

忽然想到流浪汉与富翁的故事。流浪汉躺在大树下乘凉,富翁经过时不屑地骂他懒汉,训斥他该起来做事。流浪汉悠悠地问富翁:“你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富翁回答:“当然是为了以后能悠闲而舒服地生活。”流浪汉抬头望望树冠与太阳,接着他的话音笑说:“那我现在就已经做到了!”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对幸福的追寻——人们不断相互攀比、倾轧与争夺,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获得更多幸福与快乐,然而,真正的幸福之人,早就于不经意间以最单纯的方式拥有了。

小区陈阿姨在我家院门前扫地,一眼看到我种的紫眉豆,尚还有几颗果实高挂着,居然连连称赞,并预先问我讨要,说等再过几天彻底成熟了,给她几粒作种。对于刚种植新手而言,这话我一听就心内暗生欢喜,仿佛自己一不小心班门弄斧,却无意间居然得到行家的认可,于是意外之下满口答应下来,当面作了认真承诺。

不想,第二天一早,我打开院门取牛奶箱里的牛奶,发现在不远处扫地的陈阿姨正对着我笑,待我心情愉悦地回报一个笑容之后,她似乎低了一下头暗示我看地上,我这才发现院门边堆着一个塑料袋,里面黄橙橙一片,竟装了几十个柑橘。

“这是芦柑,我自己种的,很好吃的。”阿姨笑得很开心。

“你自己种的?真好!”我忍不住羡慕,心里盘算着开春后也种一棵试试。

“我一共种了三棵,收获了一百多斤!你吃吃看——”她的声音和和的,面容善善的,笑容灿灿的。

“哦,谢谢哦!”我满心的感谢无以表达,感觉“谢”字太过平淡,不足以完全表达我内心的谢意。她要的豆种我尚无法变现,然而却于得到夸赞之后,又收获了满满的一袋礼物!那芦柑,酸酸甜甜,味道真浓!倘若林清玄在世时能品尝此果,也许就不会写那篇《味之素》,而我只能在心里连连重复着孔子的那句感叹“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

不曾想,第二天清晨,院门口躺着的是一个香芋;第三天清晨,是一袋菠菜与芹菜,都同样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我知道这一定又是陈阿姨送的,但好不容易在小区碰到她,我感谢的话语还没说完,她就直摆手,笑得欢快开颜又不好意思:

“你不用总谢我,我自己种的,不值钱哦!”

她是真心不要我的感恩与感谢。

忽然就想到了蒋勋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他居住在乡间的日子,每天早晨都有一袋新鲜蔬菜放在家门口,他四处打听也没有人承认是自己放的,在他为此烦恼不安时,乡人却告诉他,你根本不必知道是谁,因为本地最朴素的民风就是这样,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就放在邻居家门口,谁也不会问,谁也不会说,这样大家都可以分享,免得浪费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其实,早在刚搬到小区不久,人生地不熟的我,就天天都遇上一张老远就冲着我打招呼的笑颜,那就是这位陈阿姨,这个我印象深刻,自然不会搞错的。

我常常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也读过一些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论述。

以往思维的习惯,让我不禁想:乡人陈阿姨的生活,应该是简单而又朴素的,然而,她每天一张不再年轻却春风明媚的笑脸,将她的幸福都写在脸上。

那,她何以感觉幸福?

一则,定然是因为知足:她固然生活简单,但心思也很单纯,*并不高,每天吃着自己种的菜,她内心很满足了。

二则,定然是因为她为分享而快乐。当她拿出自己所种的各种菜品与人分享的时候,她既有一份成就感,也感觉自己被需要,满足由此再一次产生。她种的菜,吃到的不只有我,还有小区其他的朋友呢!她的分享,非常单纯,一点非分的“心机”都没有,“无所为而为”(梁启超语),如孩童一样的纯净,所谓“赤子之心”是也!因此,她的快乐,单纯易得。

而这两种感觉,都让她快乐,并且这种快乐,都是由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可以源源不断地“自给自足”。故而,还是印证了这句话:幸福是一种向内求得的感觉,它不因外物而获得。

可是,现在这样的人却是不多的,因为懂得这样简单道理的人不多。

现实生活中,我更多见到的是另外一种人:

因为不单纯,因为贪欲多,故而总不知足;因为不知足,总难以获得快乐;因为内心总不快乐,于是通过不择手段指望获取快乐,这种不择手段,其表现形式,一种是拼命攫取不义之财,或者抓住时机一味不管不顾往上爬;另一种是不自觉地践踏别人,以讽刺、嘲笑与挖苦别人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这种一心以向外,指望通过外物(人)来获取幸福与快乐的方式,最终只能与幸福感南辕北辙。何哉?那是因为,借助外物的必然结果是,缺少自主性、恒久性与可持续性,外物一旦变故,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再拥有,或者中途情况突变,都极有可能会使其变得复杂而不又可控,于是徒然增加自身很多烦恼,须花费更大的心思与心机再应对之,既不单纯,又不保险,且十分被动,自然与幸福无缘,快乐也就必然姗姗来迟,或者根本不可能来。

当然,我这番推论,自然会有人反对,他(她)或许会说,总有人对于名利、设套、狡诈或者心机“乐此不疲”,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的,我只是由陈阿姨而推断出一种幸福的可能,那就是向内更易获取些。也许幸福还有其他可能,但我想说的是,想要向外获取幸福,也许不幸福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最佳的状态,就如陈阿姨那样,向内得到幸福,向外散发与分享快乐,又由于散发与分享美好,内心就更快乐。

最可怕的就是,指望着向外能攫取幸福,却向内膨胀更多焦虑、怨愤与贪欲,又因为焦虑、怨愤与贪欲,内心就更难有幸福感了。

事实上,一个人感觉幸福与否,别人凭着本能也能感知:总是善待他人的,内心幸福感不会差;而对人阴险、凶狠、刻薄的,鲜有内心感觉幸福之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感觉世上自己最幸福,故而宽容他人;因为感觉自己几乎没有幸福感,故而对别人妒恨无比。

我身边幸福感满满的阿姨,姓陈,名建英,今年应该五十几岁吧!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保洁员陈建英阿姨无意中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

忽然想到流浪汉与富翁的故事。流浪汉躺在大树下乘凉,富翁经过时不屑地骂他懒汉,训斥他该起来做事。流浪汉悠悠地问富翁:“你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富翁回答:“当然是为了以后能悠闲而舒服地生活。”流浪汉抬头望望树冠与太阳,接着他的话音笑说:“那我现在就已经做到了!”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对幸福的追寻——人们不断相互攀比、倾轧与争夺,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获得更多幸福与快乐,然而,真正的幸福之人,早就于不经意间以最单纯的方式拥有了。

向内与向外的散文,出门远行的现代散文(1)

向内与向外的散文,出门远行的现代散文(2)

向内与向外的散文,出门远行的现代散文(3)

向内与向外的散文,出门远行的现代散文(4)

,

栏目热文

前进与拐弯散文(回望一路走来散文)

前进与拐弯散文(回望一路走来散文)

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

2024-02-06 05:32:22查看全文 >>

汶上垃圾分类是什么(泰安垃圾分类最新规定)

汶上垃圾分类是什么(泰安垃圾分类最新规定)

生态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汶上集镇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推动乡村...

2024-02-06 05:20:42查看全文 >>

闽南垃圾分类(厦门垃圾分类最新)

闽南垃圾分类(厦门垃圾分类最新)

闽南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曾国兴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11月8日,南靖县县长蔡铭泉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

2024-02-06 05:34:21查看全文 >>

西御河垃圾分类(北京大东流垃圾分类)

西御河垃圾分类(北京大东流垃圾分类)

近日,成都市城管委组织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选结果出炉,20个小区历经推荐申报、初审、资料审查、综合评定4个环节后,获...

2024-02-06 05:09:00查看全文 >>

北方的垃圾分类(北京垃圾分类处理方法)

北方的垃圾分类(北京垃圾分类处理方法)

“用过的课本、过期的薯条、废弃的水银温度计属于什么垃圾?”12月2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星火巷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组织辖区...

2024-02-06 05:31:32查看全文 >>

逆行的散文诗(有关逆行的诗)

逆行的散文诗(有关逆行的诗)

最美的逆行逆行者,卓乎世之间,屹立万众丛。逆行者,巍然背之影,伟岸映深穹。逆行者,铿锵正之气,浩荡天地盈。——李者也一辛...

2024-02-06 05:04:06查看全文 >>

转弯经典散文(回眸人生散文)

转弯经典散文(回眸人生散文)

来源: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早上起来,她发现家里停电了。于是没办法用热水洗漱,用电吹风吹头发,不能热牛奶,烤面包,只...

2024-02-06 05:19:31查看全文 >>

散步是哪类散文(散步散文600字)

散步是哪类散文(散步散文600字)

蓝字关注我们一 起 读 课 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语文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人文...

2024-02-06 05:16:04查看全文 >>

以回溯为主题的散文(主题明显的经典散文)

以回溯为主题的散文(主题明显的经典散文)

还乡文丨范晓波1春天是我的第一个故乡。  这绝非夸张的书面修辞,至少近几年来是如此。我真切感受到这个季节对我的强力控制。...

2024-02-06 05:29:29查看全文 >>

大路散文(路主题的散文)

大路散文(路主题的散文)

作者:莫怀戚 诵读:王卉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

2024-02-06 05:16:4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