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玄奘取经图
离开长安那年,他二十八岁[3]。再回到长安时,他已经四十七岁。
离开长安时,天下初统,李世民刚刚登上皇位,边境国家之间仍然剑拔弩张,一路上凶险莫测。
回到长安时,盛唐气象已经初具规模,唐朝疆域扩大,俨然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现代人乘飞机往返不过十多个小时的路程,靠着徒步和骑马,他走了十九年。通过这段五万里的跋涉,他一共经过了一百一十多个国家,请回佛经梵文原典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玄奘一路所见的名胜古迹,蔚为壮观,而人事变迁、千年风霜雨雪冲刷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断壁残垣。
例如他曾进修的那烂陀寺,极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在这里修习。到了12世纪时,那烂陀寺业已毁于战火。

那烂陀寺,玄奘到达印度后,在此“留学”五年。
“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幸运的是他一路留心所见所闻,回到长安后在唐太宗勉励下,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由弟子辩机润色编纂成书。
书中对古印度人文历史、佛教建筑的记述翔实可信,弥补了古印度史的缺失。它成为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的枕边书,帮助他找到了鹿野苑、那烂陀寺等遗迹。
从新疆至南印度,那些人文古迹曾经怎样辉煌?
他所亲身经历或听闻的这些国家,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又讲述着什么样的故事?

大唐西域记
玄奘 / 辩机著 董志翘译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
书中内容涉及今属我国新疆地区及中亚与南亚的138个国家与地区,叙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故事传说。
介绍完上古时期由祖先们共同撰写的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纪实 幻想志,唐朝最负盛名的跨国旅行博主玄奘用足迹丈量、严谨可考的西行见闻,下篇将带大家走进千年前的首都市井,感受同为国际大都市市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何异同。
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注释
[1]: 《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2]: “大约在800年前,新西兰的第一批智人殖民者毛利人踏上这片土地。不过几个世纪,当地大多数巨型动物以及六成的鸟类物种都惨遭绝种的命运。”“翻开历史记录,智人看起来就是个生态的连环*手。” 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 林俊宏译. 中信出版社.
[3]: 关于玄奘出行年份有不同说法,一说天宝元年,一说天宝三年。
参考视频资料
《山海经》是神话界“顶流”、B站二创源泉?,北大陈连山,bilibili.com
《玄奘之路》,金铁木,bilibil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