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22 02:16:3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在这一章中说,上善之人,要像水一样,因为水的特征,是最接近道的。老子通过水的譬喻,向人们道出了上善之人的三大人生智慧。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1)

一、善利万物

如果要评选自然界中对人类最重要的物质,那无疑是水。水是生命的摇篮,生命最早诞生于海洋,然而慢慢走向陆地,最最终演化出高等智慧生命——人类。今天,人类的步伐已经走向太空,但当我们要寻找外星生命时,我们依然会将目光首先投向那些可能存在水的星球。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海洋中,但是,水依然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不喝水,活不过七天,能让整个人类城市亮如白昼的,也是由水的势能所转化成的电能。

在自然界,也少不了水,水滋养了自然万物,就连风雨雷电,也是水蒸汽形成的气流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正是水的无穷妙用,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作为有道的上善之人,自然要效法水“善利万物”的特性。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2)

当然,“善利万物”四字太过笼统,作为人,怎样“善利万物”,老子有具体的描述。

1)居善地。即居处善于选择地方。这三字表面上是选择居处的地方,实际是指选择人生的位置,只有选择恰当的位置,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2)心善渊。渊,即深沉。水最多的地方是大海,大海渊深无比,却容纳了龙鲸鱼虾。上善之人,内心当深如大海,能容纳众生。

3)与善仁。水对世间一切生灵,都是公平无私一视同仁的,上善之人与人交接,当兼爱而无私。

4)言善信。上善之人,言必有信。

5)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老子说“无为”,有人认为是无所作为,这是不对的,为政,要善治,而不是不治,更不是乱治。如何善治,《老子》第二章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简单地说,治理人民,不可胡作非为,用各种法令教条,以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人民的本性,而是要顺从人民的自然本性,因势利导,让人民自然的发展。

政善治,在今天,则是管理者管理员工的法则,管理员工不是用各种规章制度去管制员工,而是能够理解员工,让员工发掘自己的才能与天性。

6)事善能。政善治是治人,事善能则是治事。做事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人各有所能,只有做自己最善于做的事,才能将事情做到最好。

7)动善时。司马迁述道家学说时说:“与时迁徙,应物变化。”这说是“动善时”。水的形状,能根据具体情况与时机进行变化,上善之人行事,也要懂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上述七点,包括了人生选择,内心修行,为人处世,言行教养,时机把握,基本上囊括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的核心点都是善利万物,上善之人,必须完善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与修养,从而实现善利万物的最大的人生价值。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3)

二、甘处卑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处于卑下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因为处于众人厌恶的卑下位置,所以才最接近于道,为什么呢?

《老子》第七十七章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水正是处于最卑下的位置,以补不足,所以最接近天道。

那么,上善之人,当然应当效法水,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争着去做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了,而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必然没有人去做,你去做了,补上了不足,不就是顺应了天道,实现了最大的价值吗?

事实上,如果你去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也就成了不可替代的人,而人人争着去做的事情,换一个人也能去做,做人人争着去做的事情,重要性也就远远比不上你。

当然,甘处卑下并不是为了跟别人比重要性,上善之人做事,是为了追求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内心的天道要求他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要求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像水的天性,是永远流向卑下的位置。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4)

三、不争

水的第三大特性,就是不争。

搬山堵水,水就绕山而行;筑坝拦水,水就慢慢注满大坝;用火烧水,水就化作水蒸汽,最后化为云雨,落回大地。

世间没有什么事物能伤害到水,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水“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怨恨,归咎)。”

上善之人,也当“不争”,“不争”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怨恨。

假如你在公司里,你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成之后,你就去老板那里邀功,老板就夸赞了你一番,同时对那些不愿意做事的人批评一番,此时,你就会引起同事的怨恨。正确的做法是,“功成而弗居”,不居功,别人就不会对你产生怨恨。

那功劳被别人抢了怎么办?那不正好吗?上善之人做事,是补不足,事情做完,便已成功,功劳被别人抢走,那正好可以不居功,争斗也就不会到上善之人的身上来,他也可以更安心地去补别的不足。

上善之人,是善利万物的,这万物包括他的敌人与对手,更准确地说,上善之人,是没有敌人和对手的,因为他不争。

老子最大的愿望,是在大争之世,寻找到让人类永久和平与和谐的方法,所以提出了“不争”的人生理念,这种理念虽然过于理想化,但对于个人来说,放弃与人相争的念头,至少能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与伤害。

上善若水适用于什么人,上善若水形容女人(5)

四、总结

老子在这一章中,根据水的特性,提炼出上善之人的三大人生智慧,这三大人生智慧,或许过于理想,但即使不能成为人生原则,至少能成为人生的方向。

善利万物,是人生的目的,对于个人而言,人生价值总是在利他中显现的,我们能为别人做更多的事,也就越能显现我们的价值。

甘处卑下,是人生的选择,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可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能补不足,是人的最大价值体现。

不争,是人生的态度,世间纷纷扰扰,皆源于争执,不争,能让我们避免很多伤害,使我们能更专心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

栏目热文

上善若水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上善若水的前一句是什么)

上善若水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上善若水的前一句是什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

2024-03-22 02:31:18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完整诗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全文)

上善若水完整诗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全文)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大江东去,...

2024-03-22 02:12:51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全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全文)

笔者多次看到有名家贤达题词赠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还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资料的扉页上看到印着如上的箴言警语,那么...

2024-03-22 02:18:46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下一句对联(上善若水完整的一句话)

上善若水下一句对联(上善若水完整的一句话)

上联:落雁波光桥似带(上善若水)下联:听涛月影水如帘(上善若水)出联:上善若水佳联欣赏:05.上联:落雁波光桥似带(上善...

2024-03-22 01:51:34查看全文 >>

孔明借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歇后语孔明借东风后面是什么)

孔明借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歇后语孔明借东风后面是什么)

歇后语,这个源自民间、充满智慧和趣味的语言形式,常常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揭示出生活中的各种道理和现象。其中,与...

2024-03-22 01:48:57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下句话的真正含义(关于上善若水的多种理解)

上善若水下句话的真正含义(关于上善若水的多种理解)

每日7点,文化早餐 ▵ 点击 读 史 关注 / 置顶公众号博文 | 通识|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一位年轻的商人被...

2024-03-22 02:10:41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中国人讲究阴阳协调。山与水,一刚一柔,对立统一。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24-03-22 02:13:53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原文(老子的上善若水原文)

上善若水原文(老子的上善若水原文)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处众人之所恶(...

2024-03-22 02:17:47查看全文 >>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哪里)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哪里)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引自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宴会上的...

2024-03-22 02:30:46查看全文 >>

风决定要走云怎么挽留是哪首歌(风决定要走雨怎么挽留歌名)

风决定要走云怎么挽留是哪首歌(风决定要走雨怎么挽留歌名)

风决定要走 云怎么挽留曾经抵死纠缠放空的手情缘似流水 覆水总难收我还站在你离开 离开的路口你既然无心 我也该放...

2024-03-22 02:16:4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