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溶液的三个要素(溶液的三大基本特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29 14:21:4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溶液的三个要素,溶液的三大基本特征(1)

一、溶液与悬浊液

1、定义: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注意:

(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

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

(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

3、溶液的组成

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体积 ≠质体积 溶剂体积

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

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

注意:

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为水。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

5. 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 搅拌

6.乳浊液

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牛奶和豆浆。

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

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洁精。

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

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

溶液的三个要素,溶液的三大基本特征(2)

二、饱和液与不饱和液

1、定义: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注意:

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

②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转化

一般规律: 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

特殊规律(熟石灰):饱和→不饱和:加溶剂、降温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升高温度

溶液的三个要素,溶液的三大基本特征(3)

三、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

3、溶解性

定义:根据物质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

(0—0.01g:难溶)( 0.01—1g:微溶 )( 1—10g:可溶)(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溶液时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的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 “坡度”比较“陡” 如K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5、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溶液的三个要素,溶液的三大基本特征(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溶液的通性概念(溶液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溶液的通性概念(溶液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酸的含义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是由氢和酸根构成的分子化合物,氢离子就是体现酸性的内在因素,酸溶液一...

2024-03-29 14:43:54查看全文 >>

溶液的概念和举例(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是什么)

溶液的概念和举例(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是什么)

这个专题我们从分析往年中考命题走向入手,来复习有关溶液的知识点并预测2018可能的命题趋势。主要考点:1. 认识溶解现象...

2024-03-29 14:31:58查看全文 >>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溶液的定义和举例)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溶液的定义和举例)

【考点一】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

2024-03-29 14:37:36查看全文 >>

放生有什么好处及功德(放生的十大功德利益是什么)

放生有什么好处及功德(放生的十大功德利益是什么)

明一居士:今早为什么要放生,放生就消灾难,放生就灭百劫,放生就能生子孙。有个人是佛山的,他爸爸做大官,生了第一胎是女儿,...

2024-03-29 14:49:05查看全文 >>

放生功德最好的是什么(放生的功德利益有哪些)

放生功德最好的是什么(放生的功德利益有哪些)

放生的师兄们请一定要看,请大家大量传播此文,无量功德 有一位师兄学佛后的分享,从1994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先后养殖过...

2024-03-29 14:37:59查看全文 >>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定义: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任何一部分组成相同)稳定性...

2024-03-29 14:33:15查看全文 >>

朝三暮四造句100句(用朝三暮四造句小学生)

朝三暮四造句100句(用朝三暮四造句小学生)

朝三暮四【读音】:[zhāo sān mù sì]【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近义词】...

2024-03-29 14:48:32查看全文 >>

朝三暮四写一段话(朝三暮四简短概括)

朝三暮四写一段话(朝三暮四简短概括)

朝三暮四。朝三暮四。从前有个宋国人十分喜爱猴子,他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听懂他...

2024-03-29 14:40:28查看全文 >>

朝三暮四造句小学生(朝暮造句一年级简单)

朝三暮四造句小学生(朝暮造句一年级简单)

我知道你点开这篇文章,既好奇又想笑一笑。捧瓜的架势,搞得自己没因学成语闹过笑话一样。好吧,满足你,咱先来围观几张考卷。这...

2024-03-29 14:49:53查看全文 >>

朝三暮四的造句简单(朝思暮想造句大全)

朝三暮四的造句简单(朝思暮想造句大全)

宋国有一位养猴子的老人,非常喜欢猴子,他养的猴子成群,他能够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能体会老人的心意。家里的粮食不多了,老...

2024-03-29 15:09:3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