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宋·王安石《定林所居》
将小船停靠在溪水边,靠着山坐着,享受溪水、鸟儿、鲜花和自己的悠闲。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溪水边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悠然轻松的心态,以及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相互融合。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太平盛世没有我的用武之地,闲暇时我像一朵孤独的云,喜欢恬淡清静。
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了自己才华平庸,无法在太平盛世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能过着闲散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虽然平淡,但诗人却能从中找到一种自在洒脱的韵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孤独的云朵和恬淡的和尚的喜爱,暗示了自己向往自由、淡泊名利的心态。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爱宠相伴的舒适自在、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诗人借助“溪柴火软蛮毡暖”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与狸奴一起享受家的温暖和舒适的情感,而“我与狸奴不出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同时,这句诗也反衬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以小溪、柴火、毛毡等意象来暗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
如果心中没有忧愁的闲事需要去烦恼,一年四季都是人间的好时节。
这句诗中的“若无闲事挂心头”是对心中无忧的一种形容,表达了心无杂念、心无挂碍的心态。而“便是人间好时节”则是对这种心态的进一步肯定,暗示只要心中无忧,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美好的。
这句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保持平常心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领悟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这句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宋·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只要有这秀美的山光水色相伴,我平静地在这里度过一个夏天也没有什么不好。
诗句中的“只消”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山光水色的喜爱和依恋,而“无事过这一夏”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态,即他并不追求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希望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一个夏天。
整首诗中,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敬畏。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元·胡祗遹《阳春曲 · 春景》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早晨,绿荫浓郁的窗下,浓睡的人儿刚刚被窗外清脆的晓莺啼叫声唤醒。
“绿窗春睡觉来迟”一句,让人想象出一个环境清幽、宜人入眠的环境,而“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则描绘出这个静谧环境中的一丝动态,一个疑问句式更增加了诗句的生动和趣味性,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被鸟儿唤醒的人。
此外,这句诗中的“绿窗”和“晓莺”也是非常具有诗意的元素。 “绿窗”形象地描绘出了房间内的绿色植物和清新的气息,而“晓莺”则引用了黄莺的啼叫声,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是什么时候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做个清闲之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些诗句流露出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琴、酒、溪云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的画面,寄托了他的志向和心愿。整首词格调清丽,笔法细腻,富有诗意。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胡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有哪些事情?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诗人在这句诗中以自酿的松花酒和自煎的春水茶来描绘自己幽闲宁静的生活,表现出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
这句诗中,“酿酒”、“煎茶”等词语,不仅写出了诗人诗酒自娱的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幽闲宁静、自由自在的心态。整首诗简洁自然,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