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短短半年后,一部如片名一样不着调的《疯岳撬佳人》又击碎了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
在采访中,岳云鹏说这是一部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接的电影,他从内心不相信自己能“逆袭”追到袁姗姗的剧情设定,宣传期也很少在微博上宣传这部他第一次做男主角的电影,“我不能发微博跟观众朋友说这个电影特别好,我演得特别好,很爆笑。它没有那样的效果。它不爆笑。”
《疯岳撬佳人》里的岳云鹏和袁姗姗
有意思的是,在评论圈“骂声一片”的同时,以上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大都相当不俗。《大闹天竺》7.56亿,《妖铃铃》3.6亿,《祖宗十九代》1.69亿票房,连《断片》都有5038万入账。
在小岳岳最火的那几年,岳云鹏这三个字同样是票房的“金字招牌”。对于不太挑剔的观众而言,小岳岳一个表情、一句包袱、一首《五环之歌》都能被逗得前仰后合。
与很多跨界玩票、趁热度收割红利的喜剧人一样,在相声舞台积累的观众缘曾是岳云鹏做演员最大的资本和优势。
老搭档孙越就曾语重心长地对岳云鹏说:“咱不是专业干这个的,咱们演电影全是靠人气,咱可能永远是配菜的命,非得改成主菜,有点强人所难了。”
然而,随着观众的喜剧审美不断提升和德云社一批新人的崛起,岳云鹏在影视这条路上也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有人曾将岳云鹏比作相声界的“阿甘”。在几乎个个都是“人精”的德云社,木讷寡言的岳云鹏可能是天赋最不济的那一个,初入德云社时更曾几度面临被开除的危机,但他硬是凭借那份不服输的执拗和惊人的耐力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如今,这份“阿甘精神”也被岳云鹏用在了做演员这件事上。他不否认自己是“烂片专业户”,也不拒绝观众给自己贴上的种种标签。
自认没有什么远大目标的小岳岳在采访中对小电君说:“追求没必要那么多。如果有一天走在大街上,观众能说这个人不光能说相声还能演电影,这就够了。”
今年年初,一部德云社班底创作《老师·好》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打碎了不少观众对于相声人跨界电影圈的成见。主演于谦不带“相声味”的走心演技,也给岳云鹏树立了很好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