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因为*死了一个敌手的战士在战场上产生深深自责的场景,发生在俄乌战争中,是不是一种正常?在战事正急的情况下,敌对双方根本无暇去考虑这种所谓的生命价值的问题。
1990版《斯大林格勒战役》里的女兵的这种人道情怀,正是苏联后期盛行的一种观念,当这种观念成为时代的主潮的时候,苏联的精神体系垮了,然而接下来的时代,还是不得不在苏联的废墟上,上演着彻底撇开这种人道理念的残酷绞*,这就是当前俄乌冲突的血腥背后的酷烈实质,这种酷烈,甚至能够把苏联末期的那种柔曼情怀与温情脉脉都给扫荡一空。
因为战争,本质上是让女人走开的,只留下战士,走开的还包括这种无意义的人性哀惋,当这种哀惋,成为社会主调的时候,悲惨的是,这个社会恰恰难逃被这种残酷与蛮野撕裂。
2013年,俄罗斯又拍了一部《斯大林格勒》电影。
在这之前,还有德国人约瑟夫·维尔斯麦尔拍的《决战斯大林格勒》(1993年),法国人让-雅克·阿诺拍的《决战中的较量》(2001年),这些电影里没有什么英雄气概,基本不可以放在苏联电影的体系里衡量,但两部电影里都有女人的存在。
德国版《决战斯大林格勒》
德国人拍的电影里有一个俄德混血女,她先被苏军控制,后到了德国人手里,这个混有两个民族身份的女人,实际上把交战的双方的正义与邪恶立场都给抹去了,只有战争激发出的人欲锋芒对女人的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