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答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3 19:37:5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 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 概括A段中作者童年时在“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所做的趣事。

(3) A段中作者主要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进行分析。

(4) 指出A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B段中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有何特点?

【答案】

(1)“不必说” 与后面的 单是 呼应 略写与详写相结合 写出了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彩,点明百草园是 “我” 的乐园。

(2)①找蜈蚣;②按斑蝥;③拔何首乌;④摘覆盆子。

(3)菜畦中的“碧绿”、 桑葚的“紫红”、蜂的“黄” 是写颜色,“高大” “肥胖” “拥肿”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来写的: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从听觉上来写的: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来写的。

(4)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百草园中的动物带给 “我” 的无限趣味。

(5)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

栏目热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整体赏析(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整体赏析(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儿时往事的散文。儿童游戏的天性与记忆的美化使所写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在成年眼中“似乎...

2024-04-03 19:56:28查看全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赏析(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赏析(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赏析)

第2课时 三味书屋之“苦”一、复习导入1.课文第一部分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乐趣,用百草园的生机活力来展现它是“...

2024-04-03 19:54:05查看全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所有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七段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所有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七段赏析)

七年级的同学们是否已经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了呢?这一课提示大家用默读的方法一口气读完全文,了...

2024-04-03 20:19:27查看全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好词好句摘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好词好句摘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一词语窜(cuàn);①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犯。~扰。~逃。~踞。流~。抱头鼠~。 ②放逐:~逐。 ...

2024-04-03 20:12:56查看全文 >>

没精打采是什么意思(男人整天没精打采怎么回事)

没精打采是什么意思(男人整天没精打采怎么回事)

没精打采含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情绪低落,缺乏活力。也可以形容事物或者环境没有生气,显得沉闷。来源:这个...

2024-04-03 20:03:59查看全文 >>

登幽州台歌古诗正版(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古诗)

登幽州台歌古诗正版(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古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没有见到先代的圣主,也看不到...

2024-04-03 20:08:36查看全文 >>

登幽州台歌古诗的意思(登幽州台歌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古诗的意思(登幽州台歌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题解】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曾两次随军...

2024-04-03 19:38:42查看全文 >>

登幽州台歌注音版(登幽州台歌全诗拼音版)

登幽州台歌注音版(登幽州台歌全诗拼音版)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是唐...

2024-04-03 20:21:42查看全文 >>

登幽州台歌古诗五首(登幽州台古诗100首)

登幽州台歌古诗五首(登幽州台古诗100首)

前言前几天有人在评论区里留言说,古诗也有不少不押韵的,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不押韵。我告诉他,这首诗是押韵的;又有...

2024-04-03 19:38:08查看全文 >>

登幽州台古诗100首(幽州古诗100首)

登幽州台古诗100首(幽州古诗100首)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不得志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古代的诗人陈子昂在遇到同等情况的时候,发出了流传千古的感慨!登幽州台歌(唐)...

2024-04-03 20:02:4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