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十五叫望日,这是古代根据月亮的变化而定的时间。“望”即满月。此时,日、月、地球在同一条线上。这一天,日在东、月在西遥遥相望,所以叫望日。此外,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日。
当月亮到达太阳与地球外端时,也就是地球处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太阳-地球-月亮,同处一条直线上)。这时向着太阳一面的地球被太阳全面照射,生活在这个范围的人类因此受到影响,一部分人类就会好动(相当于阳气太过),阳气太过就会不安分守已,喜欢动乱,喜欢招惹事非。从气血方面看,气为阳,血为阴。当人体气太过足时,就会上升产生实火,这种实火会使人变的爆燥,容易发脾气。
1、古代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望日,或者简称望。
2、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3、《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 如意 元年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 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岁三月望日,宰相过东省看牡丹。” 明 唐顺之《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望日扳仙仗,呼 嵩 绕御牀。”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望日称圆日》:“《隆兴塔甎题记》:‘ 隆兴 二年九月圆日。’圆日,月圆之日,犹言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