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
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戮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河山.七律·纪念抗日女英雄 文 / 春光明媚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五 律 ·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出自《渡易水歌》,作者先秦无名氏。
这首短诗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