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初一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遇上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怎么办)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07 14:00:2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初一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遇上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怎么办(1)

面对“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身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那些人人皆知的所谓“差生”,他们也对自己有良好的期待。那种无所谓的表情,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姿态,用低自尊来平衡自己的错误,避免认知失调的痛苦,进而躲避自我成长的修炼。

面对“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身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脑的法则”说起,即谈谈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转变学生的观念。

记住下面的心理法则:

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有坏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平衡。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追求心理平衡。怎么样才能平衡呢?一个自以为是好人的人,他(她)做了好事,心理上就平衡了;一个自认为是坏人的人,做了坏事,也会觉得心理平衡。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平衡的状态时,他的内心世界里就会觉得自己是舒服的,也不会试图让自己做出改变。

相对地,当一个人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时,他就会觉得不舒服。

比如,当你们在听我讲课的时候,即使知道这个教室内有一些重要的电教设备,课室对它们看管也并不严,你也不可能想到在下课之后趁着课室管理松散,偷点东西回家——因为我们都是做老师的,大部分人也都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在他人面前要为人师表,怎么会偷东西呢?即使偷了,你也会感觉内心不安,因为作为一个好人来偷东西,自然会体验到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但如果今天进入教室里的人里有一个职业的小偷,那么他看到课室管理如此松散,就很可能会采取行动,偷一点东西了——不偷,他反倒会心理不平衡呢。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贼不空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窃贼,看到机会而没有下手,会因此而懊悔;而一个好教师,也会因为对学生的误解而耿耿于怀,这很容易理解。

类比到学生身上,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错误,促使不同的学生修正起来,难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老师认为是好学生,家长认为是好孩子,自我感觉也良好的孩子,他们犯了错误,很容易改正。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用做过多批评,只要向其表明,他(她)犯了错误,那么他(她)自己就会懊悔不已,随后在深深自责中修正自己的行为。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比如说,有些学生,被老师认为是班级的“害群之马”,家长也觉得他“不可救药”,他个人也觉得自己“天憎人恶”,那么,他做起坏事来便心安理得了——既然我不是好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呢?再说,做好事也对不起大家给我的这么多称号啊!所以,他们往往拿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就这样了,随你处理。相对于前一种学生,他们的问题处理起来就困难多了。

我们这里所谈及的心理平衡问题,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经典的理论加以解释,那就是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初一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遇上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怎么办(2)

费斯汀格认为,假如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

例如,一个学生有这样两种认知:“当学生不应该迟到”,“我迟到了”,这个人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因为由“当学生不应该迟到”可以推出“我不应该迟到”的结论,而当他的行为恰恰与这一结论相反时,他就会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因此,犯了错误,好学生之所以产生痛苦心理,恰恰是因为心中存在“好学生不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失调的认知;而一些“后进生”之所以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存在着“‘后进生’常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并不失调的认知。

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观点,当一个人处于认知平衡状态时,他并不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也不需要改变态度和行为。所以,如果一个学生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针扎不透,水泼不进,“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语),那么,确实是让老师头疼不已。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人至贱则无敌”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就这样了,你能把我怎样?”

时间久了,很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简直要失去耐心,有时候甚至忍不住在心底里骂上一句“死猪不怕开水烫”,然后继续束手无策。只是,对付这样的学生,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

道理很简单:

既然死猪不怕开水烫,那么,什么猪怕烫呢?

活猪。

那我们要怎么办?

很简单,救活了再烫。

当然,这里我们用“活猪”、“死猪”来比喻学生并不恰当,但话粗理不粗,这个思路恰恰说出了对付“破罐子破摔”学生的关键所在,即:一些学生之所以犯错之后还丝毫没有悔改之心,恰恰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用一个较低的自尊心来达到与犯错行为的协调,所以,他(她)才能拿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怎样”的态度而毫不愧疚。所谓“将死猪救活再烫”,转换成一般表达就是:先帮学生找到自尊心,然后再批评他。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呢?

教师的第一种武器:赞美。

通过赞美,表达你对他的认可,帮他(她)找回本该就属于他(她)的自尊心,提高其自我认知,自尊心提高后,再让其分析自身问题,体验心理失调,最后让其感觉到做了蠢事,进而完成转化。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批评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她)有自尊心。只有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面对自己错误才能有所愧疚;只有一个对自己有良好期待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会感到认知失调;也只有认知失调,对错误有所愧疚的人,才能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当一个屡屡犯错的孩子,被老师叫住:“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暴风骤雨”,那么,如何应对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呢?聪明而又错误不断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将自尊心放低,将良好的自我期待收藏起来,更容易实现自我保护。同时,因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的人与犯错误之间还相对协调,不会引发更多的心灵痛苦,所以他(她)能够当着老师的面,表现出:我就这个样子了,你尽可能批评吧,我无所谓。

一个本来就犯了错误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时候竟然拿出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经验的教师看到此情此景,往往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但一通情绪高昂的训斥,一顿脸红耳赤的说教,就算声音够大,情绪够烈,可能会有效果吗?并不,有的可能仅仅是怒火的发泄而已,得到的也往往只是学生走后留下的挫败感。

有经验的教师会怎么做呢?他(她)会知道,学生之所以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其实并非真的无所谓——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那些人人皆知的所谓“差生”,他们也对自己有良好的期待。那种无所谓的表情,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姿态,用低自尊来平衡自己的错误,避免认知失调的痛苦,进而躲避自我成长的修炼。

因为人只有在心灵痛苦的时候才会寻求改变,而处于认知平衡状态的人也不会产生变化的需要,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回他的自尊心,培养他(她)的高自尊,然后再点出错误,引发失调和改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交流是往往从赞美和认可开始的——

这样做

首先,聊些家常以放松学生顾虑,顺势迷惑一下学生,让其不了解此次谈话的目的,典型的语句如“近期怎么样……”之类。其次,主谈学生优点,帮其建立自尊心,比如“你和同学们的关系非常好,行事讲义气,众人皆知,老师我也很喜欢你这种性格……”之类。要注意边谈边观察,当发现学生放松警惕,面露轻松的表情,自我感觉逐步升腾,就说明他(她)的自尊心回来了,那么谈话的关键时机也就到了,于是“一剑封喉”,点出其错误:“既然你这么好,为什么犯那么愚蠢的错误?”

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起始。

挫折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所拥有的“有自尊心的学生应该积极进取”,“我犯了错误”两种认知虽然会导致失调,进而引发心理痛苦的体验,但最后的改变并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期待。因为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说法,学生用除了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有以下途径可以减少认知失调: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当学生在“有自尊”和“犯错误”两种认知引发失调时,他(她)可以通过改变“犯错误”的认知来恢复平衡,比如,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来平衡自己的高自尊。

2.增加新的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如学生可以在“我有自尊心”,“我犯了错误”之后,再增加一个“谁都会犯错”来获得新的平衡。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如学生可以在认知上降低“犯错误”的权重来平衡高自尊,即形成“我是各有自尊的人,我犯了错误,但错误不大”进而达成心理平衡。

4.改变行为

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即学生用未来不再犯错来平衡高自尊,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但很明显,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这四种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破罐子破摔”学生的时候,通过赞美培养自尊心,进而引发认知失调仅仅是工作的开始,我们在行为改变之外,还必须截断他(她)不通过行为努力就恢复平衡的道路,比如,认真调查取证,让其对错误无处抵赖;再比如,告诉他“谁都会犯错误,但不是谁总是犯错误”,再比如,提醒他所犯错误并不是小事,影响很大,等等。

,

栏目热文

16岁孩子摔东西怎么教育(16岁孩子脾气暴躁摔东西)

16岁孩子摔东西怎么教育(16岁孩子脾气暴躁摔东西)

16岁孩子脾气暴躁摔东西可能与青春期有关系,当然不排除孩子的心理疾病!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比较敏感,自卑,自大,情绪变化比较...

2023-06-07 14:13:00查看全文 >>

20万公斤钢筋是多少吨(6万个钢筋多少公斤)

20万公斤钢筋是多少吨(6万个钢筋多少公斤)

什么是瘦身钢筋“瘦身钢筋”是指将正常钢筋拉长后再用于房屋建设,目的是减少建设成本。有专家指出,钢筋瘦身被拉长之后原本延伸...

2023-06-07 13:47:16查看全文 >>

钢筋6800一吨是多少米(6毫米钢筋一吨多少米)

钢筋6800一吨是多少米(6毫米钢筋一吨多少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 2021年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开播,此次晚会“瘦身钢筋”被点名。仅被该节目暗...

2023-06-07 14:27:22查看全文 >>

4500kg钢筋是多少吨

4500kg钢筋是多少吨

钢筋理论重量表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 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

2023-06-07 13:51:02查看全文 >>

4100平米钢筋多少吨

4100平米钢筋多少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6月5日,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昆明恒隆广场酒店和公寓楼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标志着昆...

2023-06-07 13:51:40查看全文 >>

叛逆期的孩子破罐子破摔(初一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叛逆期的孩子破罐子破摔(初一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苦恼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费尽了心机,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逼急了,孩子可能会封闭自己,也可能会激烈反抗,甚至做出伤害...

2023-06-07 14:05:44查看全文 >>

10岁孩子摔东西怎么教育(10岁孩子撒谎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10岁孩子摔东西怎么教育(10岁孩子撒谎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今天是一篇经验分享文:我家大宝2岁多了,在2岁以前以前她是个特别爱哭、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的“坏”孩子。每次稍微有点什...

2023-06-07 14:26:16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到崩溃的句子(教育孩子失败心情说说)

教育孩子到崩溃的句子(教育孩子失败心情说说)

无意间刷到的一个诗歌,感觉挺有感触的。如果你带娃暴躁 希望被这段话治愈《一个小小孩》作者海桑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

2023-06-07 13:48:23查看全文 >>

孩子自己撞痛了怎么教育

孩子自己撞痛了怎么教育

小孩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桌子椅子,哇哇大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桌椅,“责怪”它为什么...

2023-06-07 14:24:31查看全文 >>

孩子自己摔倒了应该怎样教育

孩子自己摔倒了应该怎样教育

对于孩子摔倒了,作为家长要不要扶,要怎么扶,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妈妈们可以争论很久,有的妈妈认为不扶是为了让宝宝更坚强,有...

2023-06-07 14:18:0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