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苏联有多少个科学家(苏联最伟大的科学家)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21 15:29: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核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始终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敏感的因素,牵动和左右着大国战略与世界格局。

二战后,为应对美国核威慑,维护和加强国家安全、巩固和扩大胜利果实,建立苏联的核工业体系,И.В.斯大林于1945 年8月20日签署了国防委员会第9887сс /оп号决议,拉开了全面实施苏联核计划(АП СССР)的序幕。

1949 年 8 月 29 日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ЯБ)研制成功。

苏联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手段,采取军事化的全民总动员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仅用了4年时间即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军事政治实力,阶段性地实现了核计划目标,对人类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苏联核计划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一个有力工具,也是促使延续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于苏联核计划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应包括核材料的生产、核工业的建设、核武器的研制等在内的核能的和平与军事利用; 从狭义上讲,则专指核能的军事利用,具体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关于苏联核计划的起止时间,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即俄罗斯学界认为的 1942—1949 年和俄罗斯官方认可的 1945—1949 年,其标志性事件分别为苏联国防委员会 1942 年 9 月 28 日的第2352cc 号 《开展铀研究》的决定和 1945 年 8 月 20 日的第 9887cc /оп 号 《国防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及 1949 年 8 月 29 日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在核计划实施过程中,Л.П.贝利亚、Я.Б.扎维尼亚金等*及И.В.库尔恰托夫、Ю.Б.哈里顿等科学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别尔乌辛·米哈伊尔·格奥尔基耶维奇(1904-1978),国务活动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1952-1957年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39-1940,1953年3-12月任苏联发电站与电力工业部人民委员(部长)。1940年5月—1944年5月、1950年1月—1953年3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部长会议)主席,1955年2月—1957年5月任第一副主席。1942年2月—1950年任苏联化学工业部人民委员(1946年3月起为部长),1957年4-7月任苏联中型机械制造部部长。1945-1953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下属专门委员会委员。1947-1949年任第一管理总局第一副局长。1957-1958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主席,1958-1963年任苏联驻民主德国大使,1963-1965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动力与电气化管理局局长,1965-1978年任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局长。

扎维尼亚金·亚伯拉罕米·巴甫洛维奇(1901-1956),国务活动家,1922-1923年任乌克兰共产党(布)尤佐夫卡(斯大林)区委会*,1923-1930年为莫斯科矿业科学院学生,1930-1933年任国家黑色冶金工业工厂设计研究所所长,旋即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冶金工业管理总局副局长,1933-1937年任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经理,1937-1938年任苏联重型工业人民委员部第一副部长,1938-1941年任诺里尔斯克矿冶(镍)公司建设负责人和经理,1941-1951年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同时在1945-1953年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下属专门委员会委员,1945-1949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部第9管理局局长,1945-1953年任第一管理总局第一副局长,再次当选,1953年3-6月任第一管理总局局长,1953-1955年任苏联中型机械制造部副部长,1955-1956年任部长,同时从1955年起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两次荣膺苏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49,1954),斯大林奖得主(1951)。

库尔恰托夫·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1903-1960),物理学家,苏联核科学与技术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苏联科学院院士(1943),三次荣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49,1951,1954)。发现了原子核同质异能性。在库尔恰托夫领导下建造了苏联第一座回旋加速器(1939),揭示了铀原子核自发裂变(1940),建造了苏联和欧亚大陆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堆(1946),研制了苏联第一枚原子弹(1949)和第一座核电站(1954)。苏联原子能应用问题首席研究所所长——苏联科学院二号实验室(1943年起)。1945-1953年为(苏联人民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列宁奖(1957)和斯大林奖(1942,1949,1951,1953)得主。

泽尔诺夫·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1905-1964),国务活动家,中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1956),技术科学副博士(1937)。1933年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1938-1946年任拖拉机总局局长,坦克工业部副人民委员。1946-1951年任第11设计院院长。1951-1953年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管理总局部门负责人。1953-1954年任中型机械制造部仪器制造总局局长。1954-1963年任中型机械制造部副部长。1963年起任苏联中型机械国家生产委员会副主席。列宁奖(1963)、斯大林奖(1951)和国家奖(1962)得主。

塔姆·伊戈尔·叶甫盖尼耶维奇(1895-1971),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通讯院士.1933),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54)。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在克里木大学(1919-1920)和敖德萨理工学院(1921-1922)教授物理学。1924-1941年供职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30年起任教授,理论物理学教研室副主任),1934年起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学部负责人。1945年在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组织了教研室,并任职多年,1954-1957年重返莫斯科大学工作。1950年调职第11设计院(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从事氢弹研制工作。在其领导下于1953年8月12日成功研制出苏联第一颗实验热核弹РДС-6С。И.Е.塔姆研究方向涉及经典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理论、核物理学、物理光学、元粒子理论、热核聚变问题、应用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派创始人,科学院和科研团体成员。斯大林奖(1946,1953)和诺贝尔奖(1958)得主。

马赫尼奥夫·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1904-1965),1922年考入维亚特卡国民经济学院,1923年改制为中等经济技术学校,1926年毕业。1926-1934年供职于维亚特卡和高尔基工农检查系统,1934-1940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苏维埃监察委员会驻列宁格勒、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全权代表,1940-1941年任该委员会副主席,同时兼任苏联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人民委员,1941-1945年任弹药副人民委员。1943年10月获颁工程技术中将军衔。1942-1945年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1945-1953年为国防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人民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委员,主持秘书处工作,1953-1956年任中型机械制造部科技信息管理局(1954年起改为初级)局长,1956年起在原子能国家委员会任科技信息和展览局主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斯大林奖得主(1951,1953)。

万尼科夫·鲍里斯·利沃维奇(1897-1962),国务活动家,军械工程部门上将(1944),三次荣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42,1949,1954)。1937-1939年任苏联国防工业副人民委员,1939-1941年任武装人民委员,1941年6月被捕,1941年8月释放,1941-1942年任苏联武装副人民委员,1942-1946年任弹药人民委员,1945-1953年任国防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部长会议)特别委员会委员和第一管理总局局长,1953-1958年任苏联中性机械制造部第一副部长,1958年退休。斯大林奖金得主(1951,1953)。

费多托夫·彼得·瓦西里耶维奇(1898/1900-1963),中将。1939-1941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部门主任,1941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二管理局局长(1943年4月起复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领导了卫国战争期间的反间谍工作。1946-1947年任苏联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和苏联国家安全部第一管理总局局长。1947-1952年任苏联部长会议情报委员会(КИ)(1949年2月起转隶苏联外交部)副主席,(1947年5月-1949年8月)任第一副主席。1952-1953年奉命到苏联国家安全部工作,1953年3-6月任苏联内务部第一管理总局局长,1954-1956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管理总局局长。

梅什克·帕维尔·雅科夫科维奇(1910-1953),1939-1940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经济管理总局审讯部门主任,1940-1941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门主任,1941年任乌克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1941-1943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经济管理局局长,1943-1946年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除奸部”反间谍总局副局长,同时于1944-1945年兼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员,1945-1953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人民委员会第一管理总局副局长,第一管理总局机关、企业和队伍干部选拔负责人。1953年3-6月,任乌克兰内务部部长。斯大林奖金得主(1951)。1953年6月被捕,1953年12月23日被苏联最高法院特别审判庭判处枪决。

科瓦斯尼科夫·列昂尼德·罗曼诺维奇(1905-1993),苏联间谍,原子问题工作初期发起人之一,上校,俄罗斯英雄(1996;追授)。毕业于莫斯科化学机械制造学院(1934)。1938年按照党的安排被派往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同年以资深侦缉人员身份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ГУГБ НКВД)第5局第10(美洲)处工作。1941年2月起任苏联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科技侦察局主任,1942年10月起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第一管理局英美局三分局主任。1943年1月起任科技侦察局驻纽约副主任。在其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开展了应用于军事目的原子能情报及航空、喷气技术、化学、医疗电力方面资料和样品获取工作。

科济列夫·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1917-2000),1948年起供职于第11设计院。“爆炸物理学”专业技术科学副博士(1958)。列宁奖(1966)和国家奖得主。

瓦维洛夫·谢尔盖·伊万诺维奇(1891-1951),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32;通讯院士1931),苏联科学院院长(1945年起)。1918-1930年主持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卫生人民委员部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所物理光学部工作,同时(1918-1932)在莫斯科大学任教(1929年起任教授和教研室主任)。1932-1945年任国家光学研究所学术指导和实验室负责人,1932年起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40年加入铀委员会。1946年根据他的倡议主持创建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学术委员会,领导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和原子核研究部门及核能在技术、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斯大林奖(1943,1946,1951)得主。

朗道·列夫·达维多维奇(1908-1968),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46),著作获社会主义英雄称号(1954)。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1927)。1927-1932年为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科研助手。1932-1937年为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理论部科研人员,同时兼任哈尔科夫力学-机械制造研究所理论物理学教研室主任,1935年起任哈尔科夫大学普通物理学教研室主任。1937年起主持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理论部。同时攻读莫斯科大学博士(1943-1947年和1955年起)和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任职。在物理学各领域均有建树:地磁学、超流动性和超导性;固体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和元粒子、等离子体;量子电动力学、天体物理学,等等。研制出了首批原子弹(РДС-1—РДС-5)和氢弹РДС-6(РДС-6Т和РДС-6С)理论和效力测算。列宁奖(1962)、斯大林奖(1946、1949、1953)和诺贝尔奖(1962)得主。

谢苗诺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1896-1986),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化学物理奠基人之一,科学学派创始人,苏联科学院院士(1932),两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6,1976)。1963-1971年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1920-1931年于列宁格勒工学院工作(1928年起任教授),1944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创建链式反应总体定量理论(1934)。研究出混合气体热爆炸理论。核爆炸参数测定方法和仪器参研者。诺贝尔化学奖(1956),列宁奖(1976)和斯大林奖。

哈里顿·尤里·鲍里索维奇(1904-1996),物理学家和物理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通讯院士1946)。生于彼得格勒。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学院。1921年起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1926-1928年在Э.卢瑟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进修。1928年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其他多家科研机构兼职工作。1942年初Ю.Б.哈里顿被调入位于莫斯科的弹药人民委员部六号研究所,1944年任顾问,1945年任苏联科学院二号实验室研究人员。1939-1940年与Я.Б.泽尔多维奇共同完成铀裂变链式核反应首批研究成果。1946-1996年在第11设计局(俄罗斯联邦核能中心-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工作,领导核武器研制工作。1946-1952年任总设计师,1952-1959年任总设计师和学术指导,1959-1992年任学术指导,1992年底起为俄罗斯联邦核能中心-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荣誉学术指导。三次荣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49,1951,1954)。列宁奖(1957)和斯大林奖(1949,1951,1953)获得者。五次荣膺列宁勋章,获И.В.库尔恰托夫奖章(1974)和М.В.罗蒙诺索夫奖章(1982)。

康巴涅茨·亚历山大·所罗门诺维奇(1914-1974),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数学博士(1945),教授(1945)。1934年毕业于哈尔科夫机械学院(ХММИ)。1941-1944年供职于乌克兰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44-1945年——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1946年起——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爆炸理论、高爆炸药、不均匀大气爆炸、塑料介质冲击波。

金兹堡·维塔利·拉扎列维奇(1916年生),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66,通讯院士.1953)。1932年起供职于莫斯科机械制造夜大学X射线实验室任实验员。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940年起任职于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部(1971年起任教研室主任),1945-1968年任高尔基大学教授,1968年起——莫斯科大学。科研方向涉及原子电动力学、元粒子物理学、辐射理论、光学、等离子物理学、射电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在热核电荷中使用氘化锂基本思想(А.Д.萨哈罗夫“二号”术语)的创始人。列宁奖(1966)、斯大林奖(1953)和诺贝尔奖(2003)得主。

瓦尔特·安东·卡尔洛维奇(1905-1965),物理学家,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51)。1924-1930年供职于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1930年起就职于乌克兰科学院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1945年起任副处长,同时于1937-1965年兼任哈尔科夫大学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涉及电介质和半导体物理学、高压技术、真空物理学和技术、原子核物理学、加速技术。

亚历山德罗夫·阿纳托利·彼得罗维奇(1903-1994),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通讯院士,1943),苏联科学院院长(1975-1986)。基辅大学毕业后供职于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1946-1955年任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1960年起任И.В.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研究范围涉及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聚合物物理学、反应堆工程学。在其科研领导下建造了核电站用核反应堆和潜艇、海军及破冰船队用动力装置。三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4,1960,1973),列宁奖(1959)和斯大林奖。

梅谢利亚科夫·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1910-1994),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1936-1947年任苏联科学院镭研究所研究人员,1947年任苏联科学院二号实验室副主任,同时兼任“M”装置学术指导,1948年起任二号实验室“М”工程分部主任,1948年底起任817厂副学术指导,1949年起苏联科学院水利技术实验室主任,1953-1956年任苏联科学院核问题研究所所长,1953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56年起任核研究联合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据此组建并领导了计算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斯大林奖(1951,1953)得主。1946年作为苏联观察员出席比基尼原子弹试验。

吉洪诺夫.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1906-1993)——数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66),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54),研究方向包括:适用于拓扑,功能分析,微分方程理论,数学物理,地球物理,计算数学。1948年6月起领导数学计算局,以证实原子和热核电荷的表现。列宁奖(1966年),斯大林奖(1953年)和国家奖(1976年)获得者。

泽尔多维奇·雅可夫·鲍里索维奇(1914-1987),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8;通讯院士—1946),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1954,1956)。1931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在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48-1965年任第11设计院(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部门主任、副学术领导。负责监督原子弹和РДС-6T氢弹的理论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第11设计院及从事第11设计院工作的组织中进行的。参与了热核炸弹РДС-6С和РДС-37的研究。1965-1983年任苏联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66年其兼任莫斯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化学物理、燃烧理论、冲击波和爆轰物理学、物理化学、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核武器理论等。列宁奖(1957)和斯大林奖(1943,1949,1951,1953)获得者。

肖尔金·基里尔·伊万诺维(Щелкин Кирилл Иванович,1911-1968),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1951,1954)。列宁奖(1958)和斯大林奖(1949,1951,1953)得主。1932年加入化学物理研究所任实验员。同年,转任工程师。1938年通过论文答辩,被认定为高级研究员。1940年10月加入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训班。1941年7月,自愿加入民兵组织。半年后,应苏联科学院要求,从军队复员回此时已撤离到喀山的研究所。1944年被任命为实验室负责人。1946年11月,通过题为《气体快速燃烧和自旋爆炸》的博士论文答辩。他对喷气发动机和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1947-1955年在第11设计院(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工作。任第11设计院第一副总设计师和科研副指导。直接领导2号测试地点的气体动力学及测试工作。1955年调任第1011研究所(全俄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任研制新型核武器总设计师及科研指导。1960年起为联盟级特别退休人员。1965年起任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燃烧和爆炸物理学。提出了从慢速燃烧过渡到爆轰的概念,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湍流中的燃烧。提出了自旋爆轰理论。

杜霍夫·尼古拉·列昂尼多维奇(Духов Николай Леонидович,1904—1964),技术科学博士(1953),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5,1949,1954)。重型坦克及核武器设计师。工程技术中将(1954)。1941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工学院(1932)。1932-1948年在基洛夫厂工作,从设计师升为该厂总设计师。1948年起任第11设计院(全俄实验物理学研究所)副总设计师,1952-1954年任第11设计院科研副指导及总设计师。1954年起任第25设计院(航空自动化研究所,莫斯科市)院长、总设计师及科研指导。列宁奖(1960)和斯大林奖(1943,1946,1949,1951,1953)得主。

巴布金·阿列克谢·尼基季奇(Бабкин Алексей Никитич)1949年12月被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管理总局主管人事部门的副局长,并卸去了苏联部长会议驻苏联物理问题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全权代表的职责。

弗廖罗夫·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Флеров Георг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1913-1990),实验物理学家,院士(1968;通讯院士,1953),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列宁奖(1967)、斯大林奖(1946,1949)和国家奖(1975)得主。列宁格勒工学院工业研究所(1938)毕业后在乌克兰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1939年起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И.В.库尔恰托夫实验室工作。1940年与К.А.彼得扎克共同发现了铀核的自发裂变。1942-1943年在空军服役,任中尉技师。1943年起在苏联科学院2号实验室研究重型元素核裂变物理问题。到1951年在第11设计院工作,初任实验室副主任,后任部分负责人,参与了核常数测定。1953年起开展了新型超铀元素合成领域的研究。1960-1990年任杜布纳联合核科学研究所核反应实验室主任。与研究人员共同合成了一些新的元素同位素,其序号从102到107。

鲍戈留波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1909-1992),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非线性力学和理论物理学派奠基人,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48)。社会主义劳动模范(1969,1979),列宁奖(1958)和斯大林奖(1953)得主。1942-1943年任乌法师范学院教授。供职莫斯科大学、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В.А.斯捷科洛夫数学研究所、第11设计院(1950-1953)和联合核研究所。1965-1989年任联合核研究所(ОИЯИ)所长,1989-1992年为名誉所长。

斯拉夫斯基·叶菲姆·巴甫洛维奇Славский Ефим Павлович(1898-1991),冶金工业和核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国内战争参加者,从红军战士一路升为团长。1933年,他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1940年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和电镀锌厂厂长(奥尔忠尼启则市),1940-1945年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和卡缅斯克-乌拉尔斯克的铝厂厂长。1945-1946年任有色冶金人民委员,1946年4月到1947年11月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管理总局副局长。1947年6月起,兼任厂长,1947年11月起为817综合厂总工程师。1949年12月至1953年3月任第一管理总局局长,1953年3月至1953年7月任第一管理总局副局长。1953年7月至1953年9月任中型机械制造部化学设备总局局长,1953年9月起任中性机械制造部副部长,1955-1957年任中性机械制造部第一副部长,同时从1956年3月起兼任原子能利用总局局长。1957-1986年任中性机械制造部部长。三次荣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49、1954、1962)。列宁奖(1980)、斯大林奖(1949、1951)和国家奖(1984)得主。

拉夫连季耶夫·奥列格·阿列克谢耶维奇(Лаврентьев Олег Алексеевич,1926-),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专家。1941年,毕业于普斯科夫市7年级。1941年到1944年7月处于被占领区。1944-1946年,在军队服役并参加了在列宁格勒和波罗的海前线的战斗。1949年,被调任萨哈林州任中士,无线电操作员。1949年,他毕业于波罗奈斯克劳动青年中学10年级(АП РФ. Ф. 93,д. 30/51,л. 70)。1950年,他向联共(布)中央委员会递交了提案,其中包含有关设计使用氘化锂作为燃料的氢弹以及将轻核合成用于工业能源生产的想法。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956年起,在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物理科学博士(2004年),乌克兰科学技术荣誉工作者(2003年),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国家科学中心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阿尔费洛夫·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Алферов 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1904-1995),武器设计工程师,海军少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工学博士,列宁奖(1961)和斯大林奖(1949,1953)得主。主要活动与海军和研制核武器相关。192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伏龙芝高级海军学校。从鱼雷艇指挥官升任为海军科技委员会主任(1946-1948年)。1948年被借调到苏联科学院二号实验室。1948-1953年任第11设计院副总工程师,1952-1955年任第11设计院批量生产副院长。1955-1965年历任仪器制造管理总局副局长、局长。1965-1968年任中型机械制造部副部长。1968-1986年供职于苏联国防部总参谋部。

… …

栏目热文

中苏矛盾是怎么形成的(普京对中国态度最新动向)

中苏矛盾是怎么形成的(普京对中国态度最新动向)

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很多历史学者都曾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一,因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1958年,苏...

2022-11-21 15:32:06查看全文 >>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长期被美国制裁,经济体量去年只有不到1.66万亿美元并且发展缓慢,“重重、轻轻、轻民”使得产业链不健...

2022-11-21 14:52:28查看全文 >>

苏联有哪些优秀的科学家(苏联都有哪些科学家)

苏联有哪些优秀的科学家(苏联都有哪些科学家)

每当我们提到前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想到的往往都是那个抱着玉米大笑的胖子,以及西方媒体刻意渲染他傻傻的笑话。但是对于一部...

2022-11-21 15:38:30查看全文 >>

苏联顶级科学家(苏联科学家排名前十名)

苏联顶级科学家(苏联科学家排名前十名)

“奥萨维亚基姆一号”在1934年1月30日这一天的上午,一个巨大的充氢气球从莫斯科附近的马蒂洛沃机场起飞,开始升入平流层...

2022-11-21 15:19:45查看全文 >>

前苏联有多少顶尖科学家(中国有多少苏联科学家)

前苏联有多少顶尖科学家(中国有多少苏联科学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教育是国之重器,科技是发展的根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过想要发展成大国并...

2022-11-21 15:22:22查看全文 >>

苏联培养的大科学家(苏联都有哪些科学家)

苏联培养的大科学家(苏联都有哪些科学家)

众所周知,苏联教育,特别是理工科教育相当发达。但是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很多人并没有直观的了解。当年美苏争霸时,美国发现...

2022-11-21 15:28:48查看全文 >>

win7激活最简单的方法(win7激活码永久产品密钥)

win7激活最简单的方法(win7激活码永久产品密钥)

 很多用户会选择激活来保证操作更加方便,那么怎么查看是否激活,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查看win7系统是否激活步骤。  1、找到...

2022-11-21 15:05:31查看全文 >>

win7强行绕过开机密码(win7电脑忘记开机密码图解)

win7强行绕过开机密码(win7电脑忘记开机密码图解)

一、现象描述如何绕过win7系统开机密码,进入系统安装特殊软件。客户需要在公司人员电脑里面,安装一款特殊软件,但是公司人...

2022-11-21 15:13:26查看全文 >>

win7 一招激活系统(win7正版永久激活密钥免费)

win7 一招激活系统(win7正版永久激活密钥免费)

windows7的中文名称是视窗7,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款电脑操作系统,深受用户喜爱,今天小编就来跟各位分享一下win...

2022-11-21 15:28:34查看全文 >>

win7离线永久激活密钥(win7 激活码永久产品密钥)

win7离线永久激活密钥(win7 激活码永久产品密钥)

windows7旗舰版是win7所有版本中系统中功能最强大的一个版本,很多同学不知道win7旗舰版包括哪些功能,今天小编...

2022-11-21 15:25: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