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杜甫对唐朝后期的无奈(杜甫是唐朝哪个时期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20 14:04: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引言

天宝五载(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开始了他漫长的求官生活。天宝六载(747年),杜甫应招考试落第,之后的求仕道路也坎坷波折,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年),四十四岁的他才得到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杜甫在长安求仕的这十年,史称为“长安十年时期”。

杜甫对唐朝后期的无奈,杜甫是唐朝哪个时期的(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甫一生流寓各地,在他人生的五十九年中,居住在长安的生活对他的思想和诗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生命中的黄金和成功的阶段。对于生活在长安的杜甫来说,其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诗歌创作思想、风格特征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内形成并且定型的。这十年也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期,盛世表面下掩盖着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在这一时期,杜甫更背负了非同寻常的艰辛苦困,使他从一个“裘马颇轻狂”的世宦子弟,转变成了一个“穷年忧黎元”的伟大诗人。

杜甫长安十年的艰辛生活是其思想变化和日后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因此,这篇文章就从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经历出发,分析他思想的转变。

初到长安时,“裘马颇清狂”

少年时期的杜甫同唐代大多文人一样,喜爱漫游大江南北。他二十岁开始悠游吴越,历时数载。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但这次考试的失败,对杜甫的打击并不大。毕竟此时的他正值盛年,意气风发,对自身才学的信心未减丝毫,对仕途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所以,他紧接着继续兴致勃勃的漫游齐赵,就如《壮游》中所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洒脱快意。天宝五载(746年),三十五岁的他结束了数年的漫游生活,来到长安再次参加考试。

“长安十年”中,杜甫在初到长安的这段时间,也许是最惬意自得的。因为他还不知道他即将面临的是李林甫组织的一场“野无遗贤”的考试。此时的杜甫,尽力为自己后来的前程做准备,出入上层社会跟达官贵人交往。参加社交活动,似乎已经成为杜甫的生活主线。

杜甫初来长安时就是怀着“平交王侯”的气概活跃于达官贵人的社交活动之中,此时的他自视甚高,情绪激昂,犹如千箭在弦,蓄势待发。只需等待一个机会让他达济天下,建立功业。

杜甫对唐朝后期的无奈,杜甫是唐朝哪个时期的(2)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野无遗贤”的闹剧,再次落第

杜甫于天宝五载(746年)来到长安,目的是参加第二年举行的制举。唐朝的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常举每年举行,而制举是为选拔“非常人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是“天子自诏”的考试。根据《旧唐书》等资料的记载,唐代对制举甲科的考生要比常举进士甲第更重视。杜甫上一次参加的是常举,而且那次的失败对他来说只是一次尝试。所以,他对这次的制举考试更为重视,寄予厚望。

天宝六载(747年)正月,玄宗下制“诏征天下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就选”,杜甫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仿佛来了。当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杜甫,急切地想要通过制举入仕。经过十年的漫游的他,无论是阅历还是文学造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已非常有把握,但是结果却令人始料未及。因为,本次考试的主考官是宰相李林甫。

杜甫对唐朝后期的无奈,杜甫是唐朝哪个时期的(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资治通鉴》记载,此次制举考试,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他担心将来的有谋之士会动摇他的地位,便向玄宗进谗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于是便下令各郡县地方官精心筛选,设下重重关卡,结果“无一人及第”,也包括满腔热切的杜甫。李林甫还上书皇帝,声称这是“野无遗贤”,赞颂玄宗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玄宗也竟听信他的话,怡然自得了起来。帝王开始走向昏庸,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所以,杜甫赴京赶考、进入仕途的希望,因宰相李林甫在考试中设置障碍而破灭。

这次制举落第,令杜甫承受的沉重打击,比其他考生更甚。因为,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六载(747年)的制举临时以诗、赋、论,对考生进行考核。这对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的杜甫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创作诗赋是杜甫的长处,他对自己写作诗赋的能力有着无比的自信,所以这次考试对杜甫而言,本应是发挥所长的最佳时机。与一般考生相比,杜甫对这次考试抱着更大的希望和憧憬;同样,他最后比一般考生更难接受落第这个现实,因为这个结果,就等于推翻最让他自豪的个人价值。

此次考试的失利是杜甫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折,不但埋没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志向,也开启了他最终走向关注苍生的道路。

“独耻事干谒”,无奈的干谒经历

干谒诗就是古代文人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贵人或有名望者所呈送、进献的诗作,以此来求得援引。唐代兴干谒,许多诗人都作过此类诗。

白居易《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云:“袖里新诗十首余,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纸书。”

此诗也说明了干谒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诗人作干谒诗,目的在于能够走上仕途。而杜甫作干谒诗,不仅有他的政治目的,其中也有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1 作干谒诗的原因

内在动力,求仕心切

杜甫出生在一个重儒崇儒的仕宦家庭,其十三祖杜预是西晋的名将,平吴有功,以冠盖一世的文采武略盛称于世。祖父是武则天时代有名的“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

出生在这个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仕宦家庭,为先祖辉煌功业、荣名所激励,杜甫很早就确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杜甫要实现忠君报国的理想抱负,就要入仕,就无法超越权势的制约。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他不得不以一种隐忍谦卑的态度来乞求于权贵,也是这种理想的力量支持着他度过一次又一次干谒的屈辱。

杜甫对唐朝后期的无奈,杜甫是唐朝哪个时期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杜甫生在唐玄宗的什么时候(杜甫生活在唐朝的哪个时期)

杜甫生在唐玄宗的什么时候(杜甫生活在唐朝的哪个时期)

今年是杜甫诞辰1310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在河南巩县的一个村庄,杜甫出生了。这一年,本是唐睿宗景云三年,但正月十九日改为...

2024-04-20 13:39:18查看全文 >>

唐玄宗对杜甫的态度是怎样的(杜甫一首诗序中对唐玄宗的称呼)

唐玄宗对杜甫的态度是怎样的(杜甫一首诗序中对唐玄宗的称呼)

唐代诗歌中,最早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情事进行反映和表现的,不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更不是杜牧的《过华清宫》和李商隐的《马嵬...

2024-04-20 13:50:20查看全文 >>

杜甫为什么要投奔唐肃宗(杜甫为什么不走直线回洛阳)

杜甫为什么要投奔唐肃宗(杜甫为什么不走直线回洛阳)

在盛唐的诗人之中,边塞诗人高适的仕途非常成功,官至节度使,还被封为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

2024-04-20 13:39:30查看全文 >>

杜甫跟唐太宗的关系(杜甫在唐朝哪个皇帝时期)

杜甫跟唐太宗的关系(杜甫在唐朝哪个皇帝时期)

前言:唐朝是中国文化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盛的时代,其中,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代表。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

2024-04-20 14:06:47查看全文 >>

杜甫经历的是晚唐还是中唐(杜甫处于晚唐还是盛唐)

杜甫经历的是晚唐还是中唐(杜甫处于晚唐还是盛唐)

欢迎来到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分享书中故事,解读大众人生。今天, 我将为你说说《半小时漫画唐诗2》这本书写的,唐诗后半场:...

2024-04-20 13:59:51查看全文 >>

杜甫对唐王朝的态度(杜甫是如何得罪唐肃宗的)

杜甫对唐王朝的态度(杜甫是如何得罪唐肃宗的)

最近杜甫老先生再一次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名字屡次与一位当代作家相提并论。本人不才,深为杜甫老先生感觉不值,既然杜甫不能出声...

2024-04-20 13:28:38查看全文 >>

杜甫对唐玄宗的称呼(杜甫名诗讽刺唐玄宗)

杜甫对唐玄宗的称呼(杜甫名诗讽刺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经历了从激情到痛苦的跌宕起伏。作为当时的知...

2024-04-20 14:04:04查看全文 >>

杜甫为什么要投奔肃宗(杜甫身陷长安后如何逃出来的)

杜甫为什么要投奔肃宗(杜甫身陷长安后如何逃出来的)

一、杜甫坎坷的仕途经历杜甫那个年代,他也是和广大读书人一样,人生轨迹很明了:读书—科举—当官。所以他在24岁时参加乡贡,...

2024-04-20 13:59:29查看全文 >>

杜甫唐朝中后期(杜甫所在的唐朝是什么时期)

杜甫唐朝中后期(杜甫所在的唐朝是什么时期)

序言:公元8世纪前期的唐朝,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俨然一副“国富民强”的盛世局面;但是公元8世纪后期的唐朝,...

2024-04-20 14:02:05查看全文 >>

6位短号怎样查长号(短号如何最快查出长号)

6位短号怎样查长号(短号如何最快查出长号)

这是小编的一套长号分币不懂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当年用来叠菠萝、船、飞机的东西吗?还可以叠点复杂的拆开来,就成这熊样了...

2024-04-20 13:53:1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