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供鱼类食用,可以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5%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选择硬颗粒浮性膨化饲料。
投饲方面,采用驯化投饲法,可以使用手动撒喂或者投饵机进行投喂。每天应该投喂2到4次,5月到6月投喂2到3次,7月到8月投喂3到4次,9月投喂2到3次。
每次投喂丁鱥鱼大部分吃饱游走为止,日投饲率在1%到3%之间,可以根据鱼的食欲情况来适当调整投喂量。

在进行水质调节时,可以每隔7天到10天加注一次新水,为了保持适宜的养殖条件,每隔15天需要进行一次全池生石灰水泼洒。
建议在泼洒过程中,使用的生石灰用量应该在15毫克/升到20毫克/升之间。在夏季每天晴朗的时候,建议保持增氧机每天开启1小时到2小时,以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
而在阴雨天气下,可以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以进一步促进水体中的氧气浓度达到合适的水平。

在进行鱼类养殖时,应定期进行巡池,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情况,并进行鱼体生长情况检查,确保鱼体健康,并做好养殖和用药记录。
目前,丁鱥病害相对较少,但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以及三代虫病等。
此外,也会出现水霉病、烂鳃病和烂尾病等其他疾病。对于水霉病,关键在于预防,在进行拉网、放养和运输等操作过程中要细心,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而对于其他疾病的防治方法与鲤鱼、鲫鱼等常规鱼类相同。

1、饲料与水温
丁鱥的食谱较为广泛,虽然它属于鲤科鱼类,但其苗种成活率和生长常常效果不佳。经过国内多年的养殖试验表明,为了满足丁鱥的快速生长,需要采用特定的饲料配方。
在幼鱼期,饲料粗蛋白含量应大于42%,而成鱼期则应保持在38%以上,其中动物蛋白应占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
水温偏低,未能保证丁鱥的最适生长环境,从而导致鱼体消耗能量较大,对生长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