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电影,但看电影的选择有点与他人不同,我不会去追时兴和刚上映的新片,而对经典的、经过时间考验的电影情有独钟,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来获取最大的视觉和精神享受。这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就是我在经典电影中扒拉出来,从而对我造成极大心灵震撼的作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梵高之名,想必大家都会有所耳闻,这位享誉世界的荷兰画家拥有着虽然短暂却极不平凡的一生。他从开始作画到去世一共8年的时间内,共创作了800余幅画作,可只有一幅画是在他生前卖出去的。在他去世后,人们将他追认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代表作《星空》《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梵高画作《星空》
我曾极其痴迷于《星空》这幅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将它用作手机屏保和微信头像,因为在凝望这幅画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种静谧和神往,那星空像谜一样吸引着想探寻未知的眼光。这部电影就是以《星空》为基调,讲述了梵高去世一年后,一位邮政局长的儿子拿着梵高写给其弟弟的信去他最后生活的地方——奥维镇寻找真相的故事。1890年7月27日,37岁的梵高在奥维镇一处麦田里用左轮手枪射中了自己,但他并未受致命伤,他在回到自己的住所两天后去世。
梵高小镇——奥维镇
艺术家都是敏感的,天才的艺术家更是如此,否则他不可能感触到这个世界最细微的地方。在去世之前,梵高还住过精神病院,因为他将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了一位妓女。有人说,梵高性格的形成,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这很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梵高并不是孤独无依、无人理解的人,他有一个懂他、爱他的弟弟——提奥·梵高。提奥不仅是梵高精神上的知己,也是他经济上的资助人(提奥给梵高提供画画所需的颜料和画纸等)。
梵高画作《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梵高开始作画时给弟弟提奥写过一封信:我在大多数人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毫无存在感,一个满脸苦相的人,是一个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任何社会地位,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底层的人,即便如此,即便这些都是事实,将来某一天,我会用我的画作向世人展示,我这个籍籍无名、毫无存在感的人对艺术的热忱。
不得不说,当梵高决心作画时,他是有野心的,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却没有看到别人对其画作的对等性重视。
梵高画作《布歇医生》
“梵高自*了。”很多人这样认为,觉得他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所以自*在情理之中。可是也有人持怀疑态度,比如奥维镇上梵高所居住的旅馆主人的女儿,比如另一位要提供尸检报告的医生(不是布歇医生),但具体的真相如何,已经没有人知道,就像梵高的画作《星空》一样,像一个看不清的谜。
梵高是不惧死亡的,我们可以从他写给弟弟提奥的最后一封信中读到:在画家的生命里,死亡可能不是最难面对的事,对于我来说,我一点也理解不了,但是天上的星星时常让我做梦。为什么?我问自己,天上的星光于我们是那么的触不可及,或许我们死后就能抵达星辰之上,而离开人世不过就是踏上了走上星辰的路。我现在要就寝了,祝你好运,晚安。——握个手,你最亲爱的文森特。
当我们注目《星空》这幅画时,也会看到梵高在星空之中吧,就像夜晚来临,他向我们道一声晚安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