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共29题,共58分
1
2.0分
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回校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李老师的教育观是( )。
- A.
-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 B.
-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
- C.
- 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
- D.
-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本题考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改革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优质内容,还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选择、开发、创造出新的课程内容。题干中,李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具有课程开发意识。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A。
2
2.0分
下课铃响了,按照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实施,钱老师就延长了5分钟。钱老师的做法( )。
- A.
- 恰当,保证了学习的基本容量
- B.
- 不恰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风格
- C.
- 恰当,遵守了教学的基本规范
- D.
- 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题考查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缺课、不拖堂,不随意占用学生音、体、美课或者班会、自习课以及课余休息的时间,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题干中,钱老师为了环节的完整,延长了五分钟,但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D。
3
2.0分
授课过程中,李老师始终坐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以展示课前准备的精美课件。从教师观的角度看李老师的教学行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 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 B.
-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 C.
- 忽视了课堂效果的提升
- D.
- 忽视了教师的创造性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题干中,老师始终坐在讲台上展示课件,没有注意和学生互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没有注意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综上所述,A项表述错误,没有涉及到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本题为选非题,故A项为正确选项。
B、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老师工作的创造性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题干中,老师始终坐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忽视了教师的创造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A。
4
2.0分
吴老师将“基于现象和过程”可视化的学习原理与学情相结合,提出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室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之间搭建桥梁的教学主张,并总结出指导学生展开微型实验设计与实施要注意的事项,从学生观的角度,吴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
- A.
- 丰富课程资源
- B.
- 改善师生关系
- C.
- 优化教学策略
- D.
- 注重学习体验
4
2.0分
吴老师将“基于现象和过程”可视化的学习原理与学情相结合,提出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室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之间搭建桥梁的教学主张,并总结出指导学生展开微型实验设计与实施要注意的事项,从学生观的角度,吴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
- A.
- 丰富课程资源
- B.
- 改善师生关系
- C.
- 优化教学策略
- D.
- 注重学习体验
5
2.0分
小秦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父亲稍不顺心就对他进行打骂,甚至拿烟头烫他,学校了解情况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
- 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警告或处分
- B.
- 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训戒并罚款
- C.
- 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 D.
- 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或者诉讼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题干中,小秦父亲稍不顺心就对他进行打骂,甚至拿烟头烫他,不利于小秦的身心健康,学校了解情况后,可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C。
6
2.0分
为满足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某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法治教育趣味丛书。对于该丛书的出版,国家应当给予( )。
- A.
- 扶持
- B.
- 奖励
- C.
- 保障
- D.
- 审定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创作、出版、制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题干中,为满足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出版了适合未成年阅读的法治教育趣味丛书。法治教育趣味丛书的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应当给予扶持。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A。
7
2.0分
12岁的杨盼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腿残疾,入学时,学校工作人员看他走路一瘸一拐,便对他的父母说学校不接受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你们把他带到特殊学校去吧。该校工作人员的做法( )。
- A.
- 不正确,能否入学应由校长决定
- B.
- 不正确,杨盼有接受教育的能力
- C.
- 正确,特殊教育学校条件更加便利
- D.
- 正确,学校是开展普通教育的机构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题干中,杨盼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学校工作人员的做法不正确。综上所述,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B。
8
2.0分
张某大学毕业后,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两年,随后张某又应聘到一所公立学校,连续工作六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张某的工龄应为( )。
- A.
- 10
- B.
- 8
- C.
- 7
- D.
- 6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题干中,张某大学毕业后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两年也算入工龄,故张某的工龄应为8年。综上所述,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B。
9
2.0分
教师张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
- A.
- 张某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 B.
- 学校可依法撤销张某的教师资格
- C.
- 张某两年以后方可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D.
- 张某必须再次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题干中,张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判有期徒刑一年,故张某将永远丧失教师资格。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A。
10
2.0分
李某想举办一所学校以践行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举办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
- 有稳定的财政投入
- B.
- 有固定的办学场所
- C.
- 有合格的教师
- D.
- 有充足的生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表述不正确,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C。
11
2.0分
某中学教室的天花板因地震脱落,学生小林被吓得不敢动弹。刘老师见状急忙冲上前去保护小林,自己被砸伤,班上的另外两名同学也受了轻伤。对于这起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学校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 B.
- 学校应对教师给予适当补偿
- C.
- 小林的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 D.
- 学校主管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本题考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题干中,因地震意外导致的事故,学校对学生受伤无法律责任。在此次事故中,刘老师为救学生受伤,学校应对刘老师的行为应给予表扬或适当补偿。综上所述,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故本题选B。
12
2.0分
22岁的李某在家待业,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李某的权利义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
- 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B.
- 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 C.
- 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 D.
- 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综上所述,B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B项为正确选项。
A项,待业,是指青年接受完教育后却没找到工作,等待工作机会的行为。题干中,22岁的李某在家待业,说明李某已接受完义务教育,并不涉及义务教育的权利。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故排除。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B。
13
2.0分
多年来,谭老师精心记录本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升职情况,每当学校需要,谭老师总能非常方便找到相关学生帮忙,谭老师所犯的错误是( )。
- A.
- 权欲型错误
- B.
- 物欲型错误
- C.
- 名欲型错误
- D.
- 情欲型错误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权欲型错误是指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权利意识和权力*,但如果为了满足这一*而耍弄权术、争名夺利,就会犯下权欲型的错误。题干中,谭老师利用职务之便找相关学生帮忙,所犯的是权欲型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物欲型错误是指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提高个人消费水平,以不正当手段占取财富的行为。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C项,名欲型错误是指对名誉的过度追求。欺名盗世、诋毁他人,都是名欲型错误的表现形式。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情欲型错误是指不择手段地满足一个人的情感需求所犯下的错误。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A。
14
2.0分
上课铃响后,侯老师看到赵亮同学衣衫不整地跑进教室,便叫住他说:“快把衣服穿好,怎么不扣扣子呢?”赵亮刚想反驳,抬头看到侯老师整洁的衣着,便迅速扣好扣子。这体现侯老师的职业修养特点是( )。
- A.
- 被动性
- B.
- 实在性
- C.
- 内在性
- D.
- 中介性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内在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遵守师德原则和规范,而且内化为自身内在意志和信念。题干中,老师认可衣着整洁的要求,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并用此标准来要求学生,体现了侯老师的职业修养特点。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被动性、实在性、中介性属于他律阶段的特点,而非自律阶段。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C。
15
2.0分
教师节前夕,某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群组织送礼投票,要求学生集资给老师送礼,否则转班。学校核实后,拟对该教师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
- 由学校提出建议,上级人事部门决定并备案
- B.
- 由学校提出建议,同级人事部门决定并备案
- C.
- 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 D.
- 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给予教师处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二)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题干中,对于该老师的降低岗位处分,应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C。
16
2.0分
某班主任告知学生,如果迟到,第一节课就不要进校门,以免被值班老师发现,影响年终考核,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事后班主任会找机会给迟到未进教室听课的学生补课。该班主任违背的教育公正原则是( )。
- A.
- 保证原则
- B.
- 补偿原则
- C.
- 对等原则
- D.
- 互换原则
本题考查教育公正的原则。
教育公正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宜的教育,这首先就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题干中,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年终考核,告诉学生如果迟到就不要学生进校门,并没有保证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违背了保证原则。
B、C两项,该班主任在课后又给未到班的学生进行补课,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定的补偿,每位学生进行的学习是相对平等的。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A。
17
2.0分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遍布土壤、空气、有机物体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植物病害。下列不属于由细菌引起的是( )。
- A.
- 鼠疫
- B.
- 麻疹
- C.
- 败血症
- D.
- 破伤风
本题考查科普常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综上所述,B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B项为正确选项。
A项,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C项,败血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病。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破伤风是一种破伤风梭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B。
18
2.0分
为防止车速违规,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许多测速摄像头。摄像监测车速所利用的是( )。
- A.
- 电磁效应
- B.
- 光电效应
- C.
- 康普顿效应
- D.
- 多普勒效应
本题考查科普常识。
多普勒效应多用于医学领域和交通领域,测速摄像头测速的不是摄像头,是雷达。摄像头的作用,在接到雷达的信息后,进行抓拍。其中测速分为两种,一种为瞬间时速,一种为区间测速。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电磁效应的科技应用有动圈式话筒、磁带录音机、汽车车速表、电动机、变压器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B项,光电效应应用于制造光电倍增管、光电控制器、农业病虫害防治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C项,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通过实物物质发生散射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散射光中除了有原波长λ0的x光外,还产生了波长λ>λ0的x光,其波长的增量随散射角的不同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D。
19
2.0分
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通过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我国思想界有很大影响。这部译作的名称是( )。
- A.
- 《原富》
- B.
- 《天演论》
- C.
- 《社会通诠》
- D.
- 《群己权界论》
本题考查外国成就。
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取名《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综上所述,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B。
20
2.0分
“巢居”与“穴居”同为中华先民最早的居住方式,后来“巢居”逐渐发展,在基址上打木桩,加铺板,再加盖,成为“干栏式建筑”。下面所列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居室采用“干栏式建筑”的是( )。
- A.
- 河姆渡文化遗址
- B.
- 仰韶文化遗址
- C.
- 大汶口文化遗址
- D.
- 龙山文化遗址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常识。
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此外,一般文献上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综上所示,A项正确。
B项,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C项,大汶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A。
21
2.0分
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尊重和包容不同文明及其发展历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准则。下列古代文明中,产生的寓言经后人加工结集为《伊索寓言》的是( )。
- A.
- 古埃及文明
- B.
- 苏美尔文明
- C.
- 古希腊文明
- D.
- 古罗马文明
本题考查中外儿童文学。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其中收录有300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C。
22
2.0分
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多样、精彩纷呈,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经典剧目,有些唱段甚至在民间广为传唱。《刘巧儿》塑造了一个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自由的农村女子形象,在国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剧的剧种是( )。
- A.
- 越剧
- B.
- 评剧
- C.
- 黄梅戏
- D.
- 豫剧
本题考查艺术常识。
评剧是我国唐山的传统戏剧。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题干中,《刘巧儿》属于评剧。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越剧,兴起于浙江、上海的地方剧种,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和“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称,国外将其称为“中国歌剧”。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C项,黄梅戏,曾称黄梅调、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D项,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形成的。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选B。
23
2.0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服饰多样优美,体现了各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下列剪纸画中的民族人物服饰,属于傣族服饰的是(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