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过年是小时候最盼望的,因为可以收压岁钱,是一年中“暴富”的时候。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给,姥姥姥爷给,七大姑八大姨只要见面,也都会给一份压岁钱。
但不同的地方,给压岁钱的时间好像不太一样,尤其是老人给红包,有的地方是除夕夜晚上在方桌上给,也有的是大年初一早上,拜年的时候给。
关于这个问题,我去问了几个朋友,还真是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① 时代不同了,给红包的形式多样了,给的时间也不一样了。
第一个朋友是这样说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各地各风俗,各家各做法,我记得小时候拿压岁钱是在早上起来时从枕头下面拿,除了钱还有糖,那时条件差,还没流行红包,大人们费尽心思是为了哄孩子乖乖的,不要说些不吉利的话。
所以是早上给的,那时条件不好,拿了个五毛钱就屁颠屁颠的出去玩一整天。现在条件不一样了,我们给孩子包的红包起码几千,而且是除夕守岁后,要睡之前给的,所以说我们小时侯盼过年,现怕过年。
② 不同地方习俗讲究不同,给的时间也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另外一个朋友却说:应该是除夕夜给压岁钱,所谓压岁压岁,肯定压在一年里最后一天啊!初一早上给的就不是压岁红包了。
他这样解释,的确也有道理。
“压岁”其实是“压崇”的谐音,在关于过年的神话故事中,每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大年三十,怪物“崇”会出来伤害小孩,所以每年到了这天,大人们都很紧张,甚至躲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小孩。
后来有人发现,用红纸包好铜钱,然后放在小孩的枕头下面,就可以平安一晚上,都没事儿,然后人们发现这样的形式可以把“崇”吓跑,确保小孩儿安全,家家户户就都这样做了。
这样的习俗就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到现在变成了三十晚上给孩子“压岁红包”,以此寄予美好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孩子们健康平安的成长!
还有个朋友说:我们从小到大,家里长辈给压岁钱,都是大年初一早上起床,先给家里长辈拜年,然后他们给发红包,每年都这样,现在我家孩子也还是这样给。
的确有些地方就是这样给,家人是在初一早上拜年时给红包,也有美好寓意,因为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给个红包希望晚辈们在新的一年里不缺钱,天天有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