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前首都圣地亚哥,比哈瓦那早4年度过了500岁生日,辉煌与荣光即使是残留的,也足够耀眼。有灰尘混着朗姆酒香与萨尔萨舞曲的街道,有何塞·马蒂的长眠之地,有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告“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决定性进攻和枪响⋯⋯这座古巴共和国的英雄城市总会让人情怀不减,势要将革命与自在进行到底。
很多人来到古巴,去过哈瓦那就心满意足了,仿佛已经体会了这个加勒比国度所有的美丽与矛盾。但我觉得,仅去哈瓦那,远不够真正认识古巴,其乖张跋扈的性格、骁勇善战的行踪、多愁善感的心智,都还需要亲身“会见”才能深入了解。所以在哈瓦那逗留3日后,我直接跨岛飞到古巴东端的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uba),开启从东到西横穿岛屿的旅程。
这个圣地亚哥,是古巴的
如果在地图上搜索“圣地亚哥”,会出现不下10个叫这个名字的地方,美国、智利、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多米尼加、委内瑞拉等国都有同名地区,如英国殖民者满世界起名“维多利亚”一样,西班牙帝国在美洲大陆也用“圣地亚哥”之名,彰显其首个“日不落”帝国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地位。
在众多圣地亚哥中,古巴的地理位置上偏于一岛一隅。我凌晨时分去哈瓦那机场值机。哈瓦那国内航班的航站楼比国际的简陋许多,低矮昏暗的值机大厅挤满了人,我从手动更换的航班信息牌上找到值机柜台,领到一张手写登机牌,上面潦草地写着尚能辨认的航班信息。候机厅很像中国乡镇的客运站,几排座位,周围贴满了古巴各地的风景照,只有一家24小时服务的“国家咖啡馆”柜台勉强招待顾客,商品只有4样:蛋黄酱面包、速溶咖啡、“土可乐”汽水以及果汁饮料。
哈瓦那机场国内候机厅墙面贴满了古巴各地的风景照,只有一家24小时服务的“国家咖啡馆”柜台。
我看到窗外两翼带螺旋桨的古巴航空飞机,心中略惴惴不安。古巴老爷车余韵犹存,风情万种,但古巴航空的俄制“老爷机”则让他们本国人都忧心万分,害怕因设备老旧,发生空难。好在最后我登上的是一架波音737客机。走上摆渡车发现车门前黄色区域写着“站立禁区”4个汉字,觉察这车是中国制造,抚慰了些许我惶恐的心。
大概1个半小时就到了圣地亚哥,抵达时天蒙蒙亮。出机场后,我被一位司机大叔招揽至他的灰色老爷车前,车辆刚清洗一新,前窗还贴着皇家马德里的标志和西班牙文。哈瓦那的观光老爷车大多只是外形复古,内部是现代轿车配饰,但这一辆内部也极具沧桑感:铁质部件斑斑锈迹,皮制座椅道道划痕,方向盘是两圈自行焊上的裸露铁圈,一问车龄,至少30年以上。手挡前方贴着西班牙国徽,上方挂着的狮子小布偶是车内仅有的装饰。
内部极具沧桑感的老爷车
司机让我和一位白人姑娘拼车,载我去老城里预定好的家庭旅馆。一路上,车子磕磕绊绊穿行在五颜六色的老旧阁楼之间,偶尔还能听见几声零件碰撞的声音,柔软的晨光透过缝隙洒下,好像略显颓废却依然骄傲的古都缓缓拉开序幕。
漫步古董般老城,从标配早餐开始
我住的中档家庭旅馆每晚50CUC(古巴货币之一可兑换比索,约合人民币346元)左右,庭院里摆设着各种热带植物,一面墙上画着湖光山色,墙前装有秋千,旁边的墙角还开辟了一个扇形池塘。我在荫凉处铺着白桌布的餐桌上享用了早餐。
住过几家家庭旅馆后我才知道,5CUC一桌的早餐是古巴家庭民宿的标配:附带几小盒黄油的可续加面包,几片火腿和芝士,一碟切好的水果拼盘,一个有时会带几片生西红柿的煎鸡蛋,一杯果汁(番石榴汁、菠萝汁或橙汁)和一保温壶热咖啡,贴心住家还会加上一小壶牛奶。这已是物资紧张的古巴家庭最拿得出手的款待餐食了。摆盘精心,码放整齐,每顿早餐都充满仪式感,也基本能让旅客吃得心满意足。
古巴家庭民宿的5CUC标配早餐:附带几小盒黄油的可续加面包,几片火腿和芝士,一碟切好的水果拼盘,一个有时会带几片生西红柿的煎鸡蛋,一杯果汁和一保温壶热咖啡,贴心住家还会加上一小壶牛奶。
用脚步丈量,是和圣地亚哥老城最亲切的相见方式。走过不知名的街道,偶入一栋略显破旧的楼宇,小小庭院中央立着造型考究的穹顶亭子,斑驳的墙面还未褪去鲜艳的色彩,调皮孩童画在墙上的粉笔涂鸦增添了几分意趣。路过最气派的建筑要属加拿大皇家银行,华美的巴洛克纹饰及罗马式门柱保存完整。
炎炎夏日,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孩子们不惧烈日赤膊玩耍,有的披着五彩被单,或许正幻想变身成某个超级英雄。市井景象如此闲适,纵使有马车奔蹄而过、摩托轰鸣驰骋,也未能打破这份安然,反倒衬出老城的处变不惊。
不一会儿我便走到了城市的中心广场——塞斯佩德斯公园,因伫立着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的半身铜像而得名。此人在1868年揭竿而起武力反抗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长达10年的独立斗争。虽是纪念反殖民“勇士将军”的公园,但此处更多被视作“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