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猼訑
基山上的树木大多形态怪异,山中还生活着一种样貌奇特的野兽,名叫猼訑。同九尾狐一样,猼訑长有九条尾巴,不仅如此,猼訑头上的耳朵有四只,眼睛竟长在后背上。佩戴它的皮毛不会感到恐惧。 一些学者认为猼訑是一种名叫熊狸的动物。这种动物既像小熊,又像狸猫,有一条硕大的尾巴,或许会被误认为是好几条尾巴并在一起;熊狸耳朵上有长毛,毛色分为深浅两层,若不仔细辨别,会将每一边浅色的耳朵和深色的长毛认作两只耳朵,四只耳朵可能便由此而来。而背部的眼睛,有可能是个别熊狸背上的杂乱皮毛给观察者造成的假象。在中国,熊狸多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目前已被中国列入濒危物种名录。
九尾狐
美丽但令人恐惧的青丘九尾狐,早已广为人知。其样子如同狐狸,有九条尾巴,能发出婴儿般的声音,会吃人。谁若是有幸吃到了九尾狐之肉,从此便能免于妖邪之气侵体。
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九尾狐都是代表着吉祥含义的瑞兽,郭璞注释《山海经》时称其“太平则出而为瑞也”。相传大禹年过三十仍未娶妻,有一次行至涂山,心里突然被担忧填满:自己这么大的岁数还不结婚,怕是不合乎礼法!然后大禹自顾自地说,如果要我娶妻,老天一定会有所回应。没想到,之后竟有一只白色的九尾狐造访他,大禹说:“白色,是我衣服的颜色;狐有九尾,是我成为王者的印证。”大禹认为,这或许是上天暗示自己赶快成家,然后造福四方,于是他娶了涂山女子为妻。这则故事记载于东汉时期的史学著作《吴越春秋》,足见当时人们在九尾狐身上所寄予的美好愿望。
鸟身龙首神
从招摇山到箕尾山,共十座山,总计二千九百五十里。山神有着鸟身龙首,祭祀山神需经过特定的仪式,需将有毛的动物和璋玉一同埋下,祭祀精米需选用稻米,还要用白茅草编织山神的草席。
狸力
狸力模样和小猪相似,但长着鸡爪,叫声如同犬吠。狸力主要分布在柜山一带,这里也是英水的发源地。狸力若是出现,意味着该地将会有繁重的水土工程。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写道:“狸力鵹鹕,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功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域。”意思是狸力和鵹鹕,一个是在地上伏行,一个是在空中飞行,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水土工程。据说在修筑长城之前,大量的狸力就曾聚集在秦国的领土上。今有学者考证,狸力可能是一种名为猪獾的动物,这种动物善于刨土打洞,或许正因如此,古人才将其视为兴土木的预兆。
蛊雕
在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考古人员曾发现战国晚期的匈奴墓,墓穴中出土了黄金制造的鸟喙鹿形文物,有研究者认为,该文物的造型与《山海经》中所描述的蛊雕有相似之处。蛊雕,是一种吃人的怪兽,生活于泽更水之中,其外形如同雕,头上长有角,能发出婴儿啼哭的声音。从古人对蛊雕的命名、蛊雕的外形及它食人的习性来看,这或许就是某一种雕类,但《山海经》记载说蛊雕是兽类,并且生活在水中,这就将我们的想象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