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全 >

性知音-知音世所稀.闲人无数记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2-17 22:34: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性知音-知音世所稀.闲人无数记,(1)

  图 清丁观涛《伯牙抚琴图》

前言:「一带一路 天下知音」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时推出。话说,在东方中国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及典籍广为流传。中国先秦诸子记载的伯牙与钟子期故事,知音相惜,并以琴会友。后子期亡故,伯牙悲痛摔琴从此谢知音。西方的西班牙也有类似“知音”故事。画家毕加索来往于阿里亚斯的理发店,与理发师阿里亚斯成为知已,情谊长达26年。毕加索亡故后,阿里亚斯将毕加索画作全部捐给西班牙政府。“知音”是全人类共同的真情。“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各国往来的经贸之路,更是与各国文化交流“知音”之路。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同步推出百期专栏,共同谱写“天下知音”的华彩乐章,展示全世界“知音”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性知音-知音世所稀.闲人无数记,(2)

图 知音文化研究学者章止戈

  有知己的人生是幸运的,得一知己足以慰风尘,没有知己的人生是遗憾的,知音少,弦断无人听。那么,“知音”到底是什么?青灯黄卷,我们从唐代诗人的一首首互相赠答,唱和的诗词中,可以找到最诗意的回答。

李白与杜甫

  他们既是知己,更是知音。他们是太阳与月亮相遇,互相欣赏,又惺惺相惜。“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

  相差11岁的两人,互相敬重,是友谊深厚的挚友,是高山流水的知音。闻一多先生形容:李白和杜甫相遇,就像“太阳和月亮碰了头”。这一对特殊的知音,为我们真切演绎了“君子之交,和而不同”。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可考证的就有15首。像忆李白,夸李白,怀李白,梦李白……简直是花样表“白”嘛。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和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所作。天宝三年(744)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两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詩人高适相逢。

  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赏析:杜甫与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李白的诗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借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俊拨,热情洋溢。首联“也”“然”两个语气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可谓是画龙点睛,乃神来之笔。

  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暮天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蓝天,唯见天边云彩,李柏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两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明代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王”,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情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惆怅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的更为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我们再来读杜甫写给李白的另一首。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清。

  这首诗题目中的李十二白和范十,都是古人对比较亲近的朋友一种亲切的称呼。其数字是在同辈兄弟姐妹中你的排序。

  阴铿:南朝文学家,字子坚,官至陈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长于五言,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为杜甫所赞。

  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东蒙,此指鲁郡(今山东兖州)一带。

  北郭生:“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怜:爱之意。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堪称文人之交的典范,而这首诗便是这个友谊的早期见证。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与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相识。次年两人重逢,同游齐鲁,行影不离,情好日笃。这首诗便作于此时。

  从诗题看,写的是杜李二人同寻一位姓范的隐士。但开篇六句却不提寻人,而是盛赞李白之“佳句”,并交待两人之深厚交情,这就形成单刀直入,先声夺人之势。“幽期处”指隐者居所。“北郭生”一笔双写,既借后汉被号为“北郭先生”的隐士廖扶喻指范十隐居,又实指该范居于城郭之北。

  该诗表达了朋友之间心神相连的感情。全诗有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全诗格调高古,兴致飘逸,情境清妙。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詩赠汩罗。

  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寨,如在天之尽头。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凉风飕飕从天边起,你的心境怎样,令我惦念不已。传信的鸿雁几时能飞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文才卓绝薄命遭嫉恨,山精水怪最喜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投诗汩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梦李白二首》(杜甫)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少年老成的杜甫为李白的性格担心,有一种长兄如父的叮嘱,忘记了,他比李白小十一岁。我们常讲忘年之交,看来李白与杜甫真是忘年之交。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感到:懂你的人,他能懂你的言不由衷,懂你的辛苦疲惫,懂你的心事难过,懂你的故作坚强……

  相识百人,不如自己一人,何为知己?知己一定是那个最懂你的人。就像钟子期懂得俞伯牙,高山流水,乃知音也!再来读一下李白给杜甫的诗,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寻寻觅觅只找到了三首。

  《戏赠杜甫》(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詩题为“戏赠”,其实不是嘲弄,而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学。謔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李白作为兄长,关照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哦!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滔滔汶水,浩浩荡荡地追随你一同南去。

  《鲁郡东石门送孟杜二甫》(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飞,且尽手中杯。

  石门:山名,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

  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

  池台:池苑楼台。

  徂徕:山名,在山东秦安市东南。

  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之前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醉别复几日”,没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他们曾经“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上有寺院,泉水潺潺流,李白和杜甫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

  “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

  这首诗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把叙事、绘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为什么杜甫对李白“爱得深沉”李白给杜甫的诗却寥寥几首。有专家分析:李白长杜甫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得多。杜甫当年是非常崇拜李白的后辈,所以当然是他给李白写的多,李白回他的少。听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替杜甫释怀了。


刘禹锡与枊宗元

  知己,是春风得意时相互支持,天涯沦落时不离不弃。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相识相知二十七年。他们一起进京应试,同登进士;一起同朝为官,手足相亲;一起诗酒唱和,趣味相投;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并肩战斗;一起被贬,又一起被起用。真可谓形影不离,惺惺相惜。

  柳宗元临死前几次写信,把他的文稿和一家老小都托付给刘禹锡。刘禹锡也没有辜负老友的托付,除了悉心照顾柳宗元的一家老小之外,还用后半生的心血编撰成一部《柳宗元集》,他们的友情从没有被辜负。我们讲刘禹锡与柳宗元是知己加知音。这一对知音,彪炳史册,与日月同辉。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夏初,是对他的挚友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所作的深情回答。十年前他和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放湖湘远郡。是年正月刚得召还长安,时仅一月,因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怒权贵,又被排挤到更加荒远的岭南州郡去。而抑宗元这时也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诗即为此而作。

  一、二句寥寥几笔,就把他们屡遭挫折的经历勾画出来了。对起述事,句稳而意深,为下文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可谓工于发端。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现在再贬连州,所以叫“重临”。

  可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重临”州政呢?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受汉宣帝的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颍州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而刘的“重临”,这是背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南荒。这是积毁销骨的迫害呵。

  诗人通过“事异”两字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下一句,诗人又用了春秋时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这里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谓天衣无缝。

  “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词,表示对柳的敬重之意。第三联五、六句,将笔锋从往事的萦回折于眼前的别况。“归目并随回雁尽”句,把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时的情景描绘得多么有情有致,两位迁客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他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北归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际消失。

  一个“并”,一个“尽”字,写的十分传神,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惋地传达出来了。“愁肠”句,从张说“津亭拨心草,江路断肠猿”诗中化出,心已伤楚,又哪堪断断续续催人泪下的哀猿悲啼呢?诗人以“回雁”“哀猿”衬托别绪,诗境也变得凄历了。这等地方,正是作者大力经营处,读来真足以摇荡人心。

  “桂江”即漓江,指柳宗元溯湘下桂而去柳州。“连山”指刘禹锡的目的地——连州。两地并无相连之处,原来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长吟远慕的无限相思。“相望”二字,把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不渝情谊从彼此两方写出。寄离情于山水,同怅望以写哀,词尽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稳又绵渺,不愧为大家笔墨。

  《重别梦得》(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梦得:刘禹锡的字。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元和九年,柳、刘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

  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别刘禹锡,此为第二首。以上有几个地名,古今不同,解释一下:

  连州:今广东省清远市,该市今有连州区。

  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

  和州:今安徽省和县。

  20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梦得以后告老还乡了,我们便聚一块儿,可以天天谈诗,论文……相信这样的日子不会远了。同仕同贬共沉浮,刘禹锡和柳宗元可谓是过命之交了。孤独虽然时常笼罩,但因与远方故友的遥遥吟诵,即使相见无期,也成了最珍重的陪伴。这就是知音,心心相印,心灵相通。


元稹与白启易

  知己,是世间凉薄,我们却彼此温暖。在唐代大诗人中,有一对友人不得不提,“大唐第一友谊”——就是元稹和白居易。这一对知音,更是让人感动。唐代中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诗名相当,难分伯仲,世称“元白”。两人友谊深厚,唱和诗极多,白居易给元稹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时间很短,岁月不长,这种“你懂我,我懂你”的情谊穿越千年,依然“金石胶漆,未足为喻”。就是说,如胶似漆都难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深谊长,亲密无间,是知己加知音。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江州:九江。

  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幢读“床”音。

  当白居易被贬时,元稹听说后震惊又难过,带病写诗,可谓休戚相关感同身受。

  《得乐天书》(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

  妻惊女哭问如何。

  寻常不省曾如此,

  应是江州司马书。

  接到远方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妻女都能猜到,这封不寻常的信,一定是出自白居易之手。

  《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虽分隔遥远,你我却在梦里相见,两人对对方的感情已直至内心深处。不是爱情胜似爱情。当时元稹是通州司马,而白居易是江州司马。两人一南一北,相距千里之遥。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前后。

  用写梦来抒难尽之情,元稹,前者写梦见君,后者又写不梦见君,似乎矛盾却是构思精巧。就像我们平常讲的,一对初恋情人,口说:我不想你,心中却是天天想你,言不由衷,却是:《真的好想你》。不梦抒频梦,梦中情相牵。

  《梦中作书与元九》(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

  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夜,

  一盏残灯欲灭时。

  白居易给元整写信,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舍不得停笔,一看天都快亮了,才暂且打住。

  《梦微之》(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

  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

  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

  夜台茫昧得知不?

  写这首诗时,元稹已去世八年了,饱含悲情表明白居易的,孤高、正直、磊落、坦荡。

  唐贞元十七年(801),三十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二十三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政,提倡轻摇薄赋。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两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虽然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

  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元和十年(815)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两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次年归葬咸阳。

  开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岁,大病初愈,时距九年,诗人对老友的情感依旧很深。加上健康与心绪亦与日俱非,更增添了对故人的思念,在某夜梦到元稹后,诗人创作了此诗。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讲:絮絮叨叨谈论家常,正是亲密朋友之间的常态,然而与泉下的亡友如此交谈,仿佛忘却了生死之隔,则在好友之间也相当罕见,这说明白居易对元稹的友情真是至死不渝!

  漳浦:指漳河,今山东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的边境合为漳河。此诗中又以三国时刘桢卧病漳浦自比。刘桢有一首诗《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

  “咸阳”句:指元稹已死多年。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分明是世上对亡友最悲情的悼念,友情中生离死别的绝唱!

  元稹和白居易同是宦游人,都经历着被贬异乡的惨况,品尝着抱负不得施展的苦楚,却能在患难时互相鼓励,互相安慰。生活在薄凉世间,知己是一份无法替代的温暖。

  阿卫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的女婿。他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

  陶洲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言:“来者日以亲,去者日以疏。”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浅品《梦微之》,能够品味到这世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刘禹锡与白居易

  知己,是㚑魂相似的人总会相逢。刘禹锡和白居易,一个詩豪,一个诗魔,并称其为“刘白”。刘禹锡一生在官场浮浮沉沉,几遭贬谪,白居易也因写讽谏诗,被权贵打压。两人之间一直书信往来,初次见面时,都已经55岁,典型的夕阳之交。然而,好像一切冥冥中早已注定。相似的人,迟早都会相见。他们性情相投,才华相若,友谊深厚。两人之间仅互相赠答、唱和的诗就有138首之多。为此,还专门合出一本书《刘白唱和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詩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他在同辈同宗兄弟姐妹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故此称。使君:汉代称呼太守为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后又复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至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

  你为我举起酒杯斟满酒,咱们一同狂饮。我为你拿着筷子敲盘碟吟唱诗歌。哪怕你的诗在全国排在前面也没用。命不由人啊,不能出人头地也是无可奈何。放眼别人风风光光,唯有你一直孤独寂寞。满朝文武都在升迁,只有你却频繁遭遇种种不幸。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创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杨州相逢。白居易写了这首《醉赠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三年啊?白居易一方面赞扬了刘禹锡的才情,另一方面对其曲折遭遇表示了同情。这种直率与坦诚绝不是写给一般人的,只有友谊深厚才有如此言语。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笛赋:两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害。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怀念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他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下山之后回到村里,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翻:副词,翻译成反而。

  见赠:送给(我)。

  面对白居易的抱不平,刘禹锡安慰对方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种豁达也让白居易为之震撼,称刘禹锡为“诗豪”。以诗唱和一来一往,显示出朋友之间推行置腹的亲切关系。

  《酬乐天咏长见示》(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往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白居易多年患病,有时候难免意志消沉。六十四岁的刘禹锡写诗安慰同年的白居易:“千万不要觉得日到桑榆,便已是晚景了,君不见,那落日时的彩霞还可以照得漫天璀璨无比呢。”

  古语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灵魂相似的人,总有一天会在路上相逢。他们像闪闪发光的灯火,照亮着我们生命的星空。


王维与孟浩然

  知己,是懂你所想,向你所向,只愿你平安喜乐。人世间有一种相遇,但曾相见便会相知。有一句话叫做:相见恨晚。这就是知音。王维和孟浩然这一对知音便是如此。

  他们被诗意地联系在一起,被称之为“唐朝最伟大的两位山水田园诗人”两人的友情也持续了一生。这对诗坛挚友,都选择了隐居生活来寄托精神世界,这是文人、士子内心不受世俗污染的一方净土。这种相同的理想,让他们的友谊更加显得纯洁珍贵。

  《留别王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假:依靠。

  孟浩然求仕屡败,打算回到襄阳老家,从此归隐山林。临行前,他为王维作了这首诗。

  收拾起行装,想起离开京城,便无法和王维一起喝茶品诗,无法畅聊人生,心中充满了愁怅和惋惜。

  《送孟六归襄阳》(王维)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

  闭门不再出门,时间久了,已经不熟悉世俗人事。以为这是良策,所以劝你回到旧地故居。喝醉了酒在田舍里唱歌,愉悦地读古人的著作。这真是一生的事物,不劳费力向皇帝献赋。

  王维是了解孟浩然的,他认为孟浩然的性格也不适合在官场中,恭喜他可以远离尘嚣,做一个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隐士。

  王维与孟浩然,一个是志得意满的状元,一个是郁郁寡欢的布衣。看似身份上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因为他们在诗歌和心理方面的和谐,这种差异居然完全在他们的关系中消失了。

  知己与知音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心灵在为生命构筑一种意境。一种快意的,也是写意的,可以让灵魂自由纵横的,唯美而恬淡的意境。

  因为有了知音,才让自己不再活成一座孤岛,才知道世间的美好,原来可以有人共赏。人这辈子,最难相遇是知音。情这辈子,最难得到的是久久相伴。真朋友,总是给你施以援手;真感情,总默默与你相陪。一生中,知己真的不多,而知音则更少。所以,人生在世,若得一知己,是今生难得修来的福气。因而,该珍惜的要珍惜,该感激的要感激。用情回馈,用心生活,如此才好。

  春秋战国时代,伯牙遇见了钟子期,成为知音,流传千古。大家一定会问,什么是遇见呢?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虽然是不期而遇,却一见钟情,这是爱情的遇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知己的遇见。

  不求相识,但求相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纵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这颗心早已飞到你的身边,这是追求的遇见。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这是风云际会的遇见。既成就了彼此的不朽,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遇见是一种相识,是一种期待,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机遇,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信念。我们知音读书会的朋友,以书为媒,在知音故里结缘,在知音讲堂切磋,可以坚信: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为美好的遇见。(作者:章止戈 知音文化研究学者)

  责任编辑:王斯捷

栏目热文

机甲铁拳虎简笔画图片步骤(机甲战士简笔画图片大全)

机甲铁拳虎简笔画图片步骤(机甲战士简笔画图片大全)

清明假期回来快乐摸鱼的时候,看到了其他部门的小伙伴发了一套组图,平常我这种正人君子是不屑于看这种图片的(提裤子),但标题...

2022-12-05 15:27:36查看全文 >>

四上英语电子课本 苏教版(英语四上电子课本科普版)

四上英语电子课本 苏教版(英语四上电子课本科普版)

附带下载链接https://chaoren.lanzoub.com/il1ko0gruqkf,...

2022-12-19 10:50:34查看全文 >>

乳胶衣写真(清凉版写真)

乳胶衣写真(清凉版写真)

说起金卡戴珊,大家一点都不陌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1980年10月21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2023-05-14 16:59:54查看全文 >>

水利调岗申请书范文(调岗申请书范文简短)

水利调岗申请书范文(调岗申请书范文简短)

工作中往往会有想要换个岗位的需求,那调岗申请书应该如何写呢?这里为大家梳理了一下调岗申请书的关键点以及提供了一篇例文,希...

2022-12-17 09:37:25查看全文 >>

最新款三星手机图片(三星最新款手机大全图片)

最新款三星手机图片(三星最新款手机大全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文 / 柳华芳玉兔迎新,万物复苏,上海迪士尼乐园,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梦幻城堡沉浸于夜色烟花...

2023-02-16 01:51:43查看全文 >>

surface 启动盘选择(surface启动盘不识别)

surface 启动盘选择(surface启动盘不识别)

最近,我的Surface Go越来越卡了。 我手头上的4G内存的低配版本SurfaceGo已经无法支撑Windows10...

2022-12-09 12:57:01查看全文 >>

网页极速模式能打开兼容模式打不开(为什么有些网页用兼容模式进不去)

网页极速模式能打开兼容模式打不开(为什么有些网页用兼容模式进不去)

许多考生在报考教师资格证或者其他的考试报名,会遇到浏览器兼容设置的问题。与其到时急急忙忙来设置浏览器的兼容模式,不如提前...

2022-12-20 08:41:53查看全文 >>

儿童画地毯简笔画一年级(一年级地毯画简笔画)

儿童画地毯简笔画一年级(一年级地毯画简笔画)

地毯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地毯著名,你们知道怎么制作地毯吗?你们想不想也学一下手...

2022-12-07 14:01:09查看全文 >>

无上神帝牧云有多少个妻子(无上神帝牧云的老婆都是谁)

无上神帝牧云有多少个妻子(无上神帝牧云的老婆都是谁)

在《无上神帝》的故事里,男主角牧云这女人缘那是要多好有多好的,一路上和各路女性结下了不少善缘,家里还给他安排了未婚妻啥的...

2022-12-05 23:53:4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