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牢房外的梆子声敲到第二更,金圣叹突然从草席上蹦起来,把隔壁打瞌睡的蟑螂都吓了个趔趄。他拍着大腿狂笑:"老秃驴!你输了!"狱卒提着灯笼冲进来,只见这个待斩囚犯正用指甲在墙上刻字,泥灰簌簌掉进馊饭里也浑然不觉。

这事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晚金圣叹在报国寺批书批得眼冒金星,半夜踹开方丈禅房要借佛经。白胡子老和尚眯着眼:"施主若能对'半夜二更半',藏经阁随你造次。"谁料这五个字愣是让江南第一才子卡了壳,连啃三碗素斋都没憋出下联。
转眼到了*头这天,儿子捧着断头饭哭成泪人:"爹,今日几时了?"金圣叹嗦着筷子含糊道:"八月十五,中秋。"突然他眼睛瞪得比月饼还圆,碗筷一摔蹦起三尺高:"中秋八月中!快去找那老和尚!"吓得刽子手差点把鬼头刀扔进护城河。

监斩官气得胡子直翘:"死到临头还发癫!"金圣叹抹了把嘴边的卤汁,笑嘻嘻摸耳朵:"这位壮士,我耳蜗里藏着二百两银票,劳驾利索点。"说着仰脖灌下半坛女儿红,"割头饮酒,痛快痛快!"围观众人还没回过神,刀光闪过时,两颗纸团从断颈处滚出——一张写着"好",一张写着"疼"。
后来苏州城传得更邪乎:说金圣叹的脑袋落地后,嘴巴还一张一合对了个口型。有识字的一拍大腿:"这不就是'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么!"那老和尚听说后,连夜把这对子刻在藏经阁梁上,香火钱愣是翻了三倍。

至于金公子?他按老爹遗嘱把"盐菜配黄豆"吃出了核桃味,转头就把菜谱卖给酒楼,换了钱赎回充公的家产。据说这道"圣叹双脆"至今仍是苏州文人下酒的必点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