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在于选择的多样性。

养儿防老
是最大的谎言
前一阵子,闺蜜又和父母吵架了。
原因是闺蜜结婚三年,一直没要孩子,每次回家都要被父母狂轰乱炸一番,理由也来回是那几个:现在不生老了生不出来怎么办?不生孩子以后谁给你养老?
最后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闺蜜跟我抱怨:
其实我也不是想不生孩子,我只是觉得现在没有准备好罢了。
何况我并不认同所谓的养儿防老,我觉得这样是在绑架我未来的孩子,让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背负了某种责任,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来到这世上,是能够笑着的,自由的。
听闻闺蜜的一番话,我深以为然。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张勇夫妇辛辛苦苦拉扯独生女儿长大,为了送女儿出国读书,还卖掉原先的住房,换了一个小房子。
而女儿呢,在美国留学十年,研究生毕业后决定留在美国,还想和美国男友结婚。
这下老两口崩溃了,他们坚决不同意女儿同外国男友结婚,并且毕业后要回到中国工作,否则就要和女儿断绝关系。
女儿不肯妥协,老两口便逢人就满眼是泪地控诉女儿不孝,觉得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她走了,将来我们老了谁来照顾?”
双方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说。
站在张勇夫妇的角度,倾尽所有抚养女儿长大,老了希望女儿在身边照顾乃人之常情;
站在女儿的角度,想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想追寻自己的人生与爱情,也没有错。
怪就怪在张勇夫妇从一开始就高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纽带关系,把子女看作下半生唯一的寄托与希望,一旦他们离开,就感觉全世界都塌了。
而这也是不少中国式父母的通病。

王志文在《天道》里对母亲说过一句话:“如果您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不要再说母爱有多么伟大了。”
真正的母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从你决定养育一个孩子的那刻开始,你就该明白,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不应是一生牵绊,一生捆绑。
而是我是真的爱你,但你有真的自由。

养育孩子
是一场不计得失的付出
纪录片《生门》中真实记录了近80个女人的产子经历。
有的陷入昏迷,心脏骤停;有的胎盘前置,只能切除子宫保命。
生门之外,是新生的期盼;生门之内,是命悬一线的斗争。
每一个母亲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每位妈妈都要历经千辛万苦,在鬼门关走一遭,才得以让孩子来到人世间。
然而孩子生出来只是磨难的开始,只有当过妈的人才明白,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些什么;又需要牺牲些什么。
所以,每个女人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生孩子、养孩子这么难,那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
后来,有次偶然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
刚生完孩子那半年,她一度觉得人生灰暗无比,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后来宝宝在7个月的时候,有天哭着哭着突然叫了声“妈妈”。
那一瞬间,她忽然热泪盈眶,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她下定决心,哪怕这辈子再苦再累,也要努力给他最好的,他就是上天给她最好的礼物。
这世间,如果有一种付出是不要求回报的,那一定就是父母对孩子。
就像那句歌词唱的: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很多时候,养一个孩子哪有那么多理由呢?只要这个生命存在过,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过一遭,此生有机会陪伴他长大……这不就够了吗?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妈妈,没有一个不抱怨养孩子辛苦的,可是问及她们可曾后悔过,她们却异口同声地说:不后悔!
看着小朋友那样天真而澄澈的眼神,怎么会后悔;
听着孩子用软糯的声音喊着一声声“妈妈”的时候,怎么会后悔;
刚下班回到家,孩子就跌跌撞撞跑过来,吧唧给你一个吻,怎么会后悔?
还记得之前那张在地铁上,孩子为疲惫的母亲背包、垫手的照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