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次特别的采访中,我们走近了 100 个孩子,倾听他们心底最想对爸妈说的真心话。这些话语,质朴而真挚,饱含着孩子对父母深深的渴望与期待,每一句都能触动人心,让人不禁泪目。
“在你要跟我讲你的观点前,请先耐心地、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听听我的观点。” 小阳,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眼睛里闪烁着期待被尊重的光芒。他说,每次和爸妈讨论事情,还没等自己把话说完,爸妈就急着否定,这让他特别失落。他渴望在家庭的交流中,能拥有平等表达的权利,哪怕最后证明自己是错的,也希望爸妈能尊重他表达的过程。

“爸妈,请你跟我说话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把你真正想说的建议、想法或是期待,用最简单明了的话讲出来。别掺杂那么多激动的情绪,也不要用那么高亢或低落的语气跟我讲话。” 晓妍皱着眉头,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她的爸妈在教育她时,常常情绪激动,原本简单的事情被复杂化,这让她感到害怕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爸妈,其实有时我跟你们吐槽某个老师或同学不好,作业太多,或是学业压力太大时,我真的只是想要找一个愿意理解我的人抱怨一下,让我的情绪被听到、被接纳,完全不用觉得自己要给我什么建议。” 性格开朗的轩轩,此刻也变得有些沮丧。他发现,每当自己分享学校里的事情,爸妈总是急于给出解决办法,却忽略了他只是想倾诉的心情,这让他渐渐不再愿意和爸妈交流。
“爸妈,我希望当我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不管怎样你们情感上先站在我这边,先要护着我这个自家人,别一上来就胳膊肘往外拐只顾护着外人。” 说到这里,小宇的眼眶红了。有一次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他满心委屈地回家告诉爸妈,没想到爸妈却先指责他不懂事,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孤立无援。
“千万别在我同学和朋友面前批评我,驳我面子,因为他们对我的评价和印象,才是我最在意的。” 小雅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她还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同学面前数落她的不是,从那之后,她在同学面前总是觉得抬不起头,和爸妈之间也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有时我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时,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停!我很不喜欢你现在跟我说话的态度,我不想你再用那样的方式对我。’” 小辉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发现自己和爸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常常因为语气和态度的问题,引发不必要的争吵。
“妈,我真不希望你们时刻把‘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因为那会让我感到愧疚,总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偿还对你们的这份亏欠。” 小萱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她觉得,爸妈的这份 “为了你”,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让她在面对爸妈时,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 100 个孩子的真心话,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亲子关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倾听,渴望在爸妈那里得到无条件的支持与爱。这些真心话,值得每一位父母静下心来,认真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