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茶,清醒自知
三毛写道: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
一杯茶,入口是苦的,令人清醒。
回味后是甘甜,醇厚滋味,在舌尖弥漫开来。
人生如茶。
少年时,如刚采摘下来的嫩尖,鲜嫩、活力,具备一切可能。
中年时,早已被烈火烤灼,褪去青涩,只留下苦涩,独自磨练。
老年时,在一盏清水中,散发出清香,释放出甘甜。
陆羽一生爱茶,被称为“茶圣”。
24岁定居江南,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
隐居山间,耗时著成《茶经》。
他在诗歌中写道:
“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来。”
热闹的酒席,不如安静的茶席。
书室之内,点燃一炷香,煎起一 壶茶,幽静的空间,让灵魂安抚。
周身只听得见沸水声音,以及自己的心跳声。
不必再戴上面具,茶是最好的伙伴,它包容你的一切懦弱、无助,然后将情绪内敛,化作力量。
人生当如茶,不争不怨,只是让清水酝酿出种种滋味。
最后才明白,人生不过是饮尽苦涩后,才能品尝到甘甜。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林语堂说:“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再多委屈,再多难受,能与知己诉说,此生不再恨老天爷不公平。
枕边人,不一定是知己,同处一室,不一定是知己。
真正的知己,是能读懂你的心意,也给你力量的人。
记得“高山流水”的典故。
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而钟子期说:“ 好啊!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不管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读懂他的心意。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认为再也找不到知音,于是把琴给摔碎了。
李叔同在《送别》里写了这样一句歌词: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身边的人渐渐离去,满腔苦楚,不知与何人说。
余生不长,只求知己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