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思想同源,都源于老子李耳。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极其活跃的年代,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被世人称为百家争鸣。
老子李耳,是其中的姣姣者,是当时的领军人物,是积大成者,他开创了道家思想,同时,又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积大成者。
据老子弟子文子的《通玄真经》第五章,道德篇,老子给仁、义、礼,分别下了定义。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核心内容是:道、德、仁、义、礼,老子极为重视道和德,侧重于道、德,提出了尊道贵德的核心思想,即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类社会规律、规范。
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多次求学于老子,孔子思想侧重于仁、义、礼。
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相同之处较多,不同之处极少,后学者对老子的思想多有误解,包括许多名人名家。
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谈,即司马迁的父亲,是最早划分道家、儒家等思想的人,他认为道家、儒家区别较大,这本是其个人的见解和认识,司马迁却将父亲的个人见解,写进了《史记》,从此以后,儒家、道家的划分成了公论了,被司马迁升级为官方的正式结论。
因此,司马谈个人的偏见,成了公论,无人提出异议,一直延续了二千年。
今天,我向世人宣告,儒、道同源,都源于老子李耳,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儒、道思想的划分并没有多大意义,应该统称中华思想文化,这样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华思想文化将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天下大同,将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