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口是不仅生产力,而且还是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志 并且古代人的寿命比较短,社会医疗水平低 正常情况下其实现在也可以早结婚早生子,只是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所以才要求结婚的年龄
这是我总结的古人结婚记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秦《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也说: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开始学礼,三十而成家。女子举行笄礼,二十而嫁,因特殊原因,最迟二十三岁而嫁。(这指最迟婚龄,超过的被认为过期,实际的婚嫁年龄都偏早。《韩非子》中提到男二十而室,女十五而嫁。)
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龄:汉惠帝下令女子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五岁;晋武帝下令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七岁。
北齐:十四岁~十七岁。
北周建德三年(574)颁布诏书:自今以后男子十五岁,女字十三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代: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下诏男二十岁,女十五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婚龄规定有所提高。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下诏又将婚龄降为男十五岁,女十三岁。
北宋时期婚龄治唐载元立制,宋仁宗元圣年间曾经重申过,朱熹《家礼》有载。南宋宁宗嘉定时下令: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属嫁娶之期。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礼法婚龄,男子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以十六岁为多,女子一般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以十四岁为多。
男十六岁,女十四岁的礼法婚龄,实际是以祖国医学对人体发育成熟的认识为基础。
实际婚龄,据彭卫著《汉代婚姻形态》的研究,汉代男子:普遍初婚年龄在14-18岁之间,各种身份的人无明显差别。地主和官吏阶层的女子平均婚龄为14.7岁,平民为15.1岁,皇族为13岁。
宋代士大夫的女子平均初婚年龄平均为十八岁,男子则平均二十四岁。较平民年龄要高。
《大清通礼》规定官员士庶结婚等到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方可进行,实际女子平均初婚年龄为十八岁,男子平均初婚年龄二十一岁~二十四五岁,男子普遍在二十~二十一、二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