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兆和开始动笔作画时,也遇见了一个难题,发现史书上对于李时珍的样貌记载,只有仅仅八个字。

这简单的八个字,白话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形容李时珍面容温润,身材消瘦,在这般广泛的描述中想要寻找到创作灵感,可谓是大海捞针。
蒋兆和思来想去,既然没有详细的描述,那就寻找与李时珍具有相同职业背景的人物,感受他身上的气质来寻找作画的灵感。

而蒋兆和的岳父正好就是一名老中医,身形也能与描述的李时珍十分相似,于是他便根据岳父的形象,设计出了大家所看见的李时珍画像。
对于祖冲之的画像,也是参考他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身份,方照着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画像创作而来。

在想象创作的道路上找到乐趣和灵感的蒋兆和,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再次创造了教科书上的“杜甫”画像。
蒋兆和想到杜甫的遭遇与自己非常相似,年轻时贫困奔波且不得志,便果断将自己作为创造杜甫画像的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