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课本上那一副抬头仰望,面容带有些许沧桑之像的杜甫,实际上就是蒋兆和的自画像,我们也能由此看出画家与被画人身处同一时期多么的重要。

除此之外,画家的技法和名声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例如传统国画技法上注重写意,也就意味着国画中的人物和风景画,画中的风景才是重点,人物只是点缀,因此,人物的真实性也就不得而知了。

反观真实的写实画法,例如著名的《明人十二像》中画了明朝的十二位官员,主要可能是由社会名士和普通官员所画,画家作画处于轻松的状态,自然也就会采用比较偏写实的画法,具有一定的真实参考价值。

同时,画中的人是否有重要的身份也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譬如帝王像、皇亲国戚的画像等,画师也就难免需要对其进行美化。
朱元璋的画像便是典范,在进行画像时,即便朱元璋长相并不俊朗,但明朝的画师迫于他的威严,不得不对他的形象进行美化,也就成就了如今“好看版朱元璋”的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