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按照中国科协等21部门的通知,从9月17日到9月23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在各地集中开展。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多项科普活动对公众开放。
体验编程乐趣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在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江西、河南等地已经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
在江西宜春文笔峰小学,当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嘉年华科技派对。随着机器人的转身,劈叉,燕式平衡,伴随着轻快的音律,机器人们组团跳舞,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同时,在一旁的展区,学生们围在一起,现场操控对抗,体验世界机器人大赛“超变战场”项目,感受机器人编程的魅力。
科普不仅在城市,也走进了乡村。在河南漯河临颍县的繁城回族镇中心学校,科普大篷车的到来让这里的小学生沸腾起来。没有琴弦却能通过激光拨弄出美妙音符的“无弦琴”、通过调整声源频率就能让小颗粒跳舞的“驻波”、能让直管通过弯曲狭缝的“双曲狭缝”。二十多台涵盖了光学、力学、物理学等知识的经典科普展品,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漯河市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中心学校学生 巩晨熙:我没有去过科技馆,但是科普大篷车来了后,我感觉我进入了科技馆,我学到了声光电的物理知识。
漯河市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 和进超:这次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用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了科学的奥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这两天,重庆、江苏等地纷纷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
9月16日,在重庆市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中小学生到现场感受科学的魅力。本次活动汇聚自然、科学、航天、传统文化、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科普资源,旨在展示科技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应用。现场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了众多中小学生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