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来夏季的上海长兴岛,一定要去岛上的鸢尾花园逛一逛。100余万株、200个新优品种、65亩的鸢尾花盛开,犹如展开一幅幅梵高、莫奈笔下的美丽画卷。
实际上,这个鸢尾公园的真实身份,是上海植物园长兴岛鸢尾基地。对普通游客来说,这里是赏花、拍照的好去处。而专业人士则会发现基地里“卧虎藏龙”,不但鸢尾属品种多而全,而且有多个稀有罕见的新品种。
这个鸢尾基地和里面的鸢尾新品种,全部出自上海植物园鸢尾研究团队之手。
01
有这么一个4人团队
肖月娥,上海植物园科研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鸢尾种质创新与应用研究组组长。她和3名组员,组成了上海植物园鸢尾研究团队。自2006年团队成立至今,这个人数有些“单薄”的4人团队,取得的成绩不胜枚举。
通过十余年积累,上海植物园收集鸢尾属野生种40种和园艺品种450个,选育鸢尾新品种400个优良株系,选出35个新品种,其中23个获得国际登录。
多年来,研究团队陆续获得国家林草局、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以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资助的鸢尾专项课题共计6项。另外,还创建了科普公众号“鸢尾世界”,出版《湿生鸢尾》、《花菖蒲》等著作,今年还将出版《迁地栽培植物志(鸢尾科卷)》。
多年不懈努力,让团队形成了从种质收集、遗传育种、抗逆性研究到栽培繁殖技术研究等为一体的种质创新体系,为夏花型鸢尾的种质创新与推广提供了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重点来了!夏花型鸢尾。
02
以夏花型鸢尾选育为目标
“我们团队目前的工作,就是主攻夏花型鸢尾育种。”肖月娥说。
一直以来,鸢尾都是欧美国家花园中的明星植物。不过,欧美国家长期主导育种、应用的鸢尾类群是有髯鸢尾。这类鸢尾是典型的春花型植物,不耐湿热,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地区推广应用。
而培育夏花型鸢尾品种,既可以弥补夏季园林少花的遗憾,延长花园整体观赏期,也可以扩大鸢尾的应用范围。
夏花型鸢尾主要有花菖蒲和糖果鸢尾两大类。在这方面,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因此,对这两类鸢尾的培育,也是对中国野生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