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过程拆分
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不会到会,第二阶段是从不熟到熟练。我相信大部分学生最大的问题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公式原理的基础上,精做题,也就是通过一两道题目真正搞懂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和所属题型,在这一阶段速度慢点没关系,也无需着急大量刷题;第二阶段其实主要就是做题速度的问题,主要做好两方面即可,一个是通过大量刷类型题提高熟练度,一个是有意识学习技巧,缩短做题时间。

但事实上很多同学不清楚上面的逻辑,学习的顺序都完全搞反了,连基础知识、公式、原理这些都还不清楚,就开始大量刷题,且很多题目可能还比较有难度,结果可想而知:很多题做不对、甚至很多题根本无从下手、做题速度超级慢、正确率低,长此以往可能连仅有不多的信心和心气都会被磨没了,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学不好数学,然后开始摆烂。殊不知学习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的,这是科学规律,所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只是可能比较聪明且方法高效的同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走完前两步,直接进入通过刷题来查漏补缺和提升这个步骤而已。

二、快速自查体系
个人觉得:影响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就三方面: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天赋;
这三方面个人认为努力和方法最重要,或者说可控。

努力程度其实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付出的时间,就高中各个科目的学习来说,如果付出时间不够,即便方法再好,天赋再高,都很难学好,所以在此需要每一个学生扪心自问:“我在这个科目上付出的时间够吗?我算努力吗?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应该如何改进?”等。简单的说就是在付出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要在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学习光想或者光做计划是没有用的,必须脚踏实地,没有实际行动的臆想和计划反而会害了你,因为这种行为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