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共和国勋章是什么材质做的有多重(共和国勋章含金量多大每年发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5-03-01 07:20:0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共和国勋章是什么材质做的有多重,共和国勋章含金量多大每年发吗(1)

电视剧《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资料图片)

“如果不明白共和国勋章的含金量有多重,那就来追这部剧感受一下吧。”电视剧《功勋》播出后,这是一位年轻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电视剧《功勋》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第二周,吸引超五成(56.411%)新观众,回看用户规模稳列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较上一周上涨32.9%,四频道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0.917%,收视吸引力强。

至10月13日,“电视剧功勋”微博话题阅读量5.4亿,豆瓣评分高达9.1分。在保持豆瓣口碑评分稳居首位的同时,热度持续攀升,目前已升至国内影视作品电视剧榜首位。

总导演:

我真真切切被功勋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功勋》是一部单元剧,由8个故事“拼盘式”组成,无论制作还是宣传,难度都极大,做不好就容易“四不像”或者“虎头蛇尾”。

但是,《功勋》硬是凭借着高口碑闯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第一批“共和国勋章”颁发之后不到一个月,电视剧《功勋》的筹备工作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广电总局的同志找到郑晓龙,希望他能接下这个任务,郑晓龙心里打鼓,就没当场答应。

郑晓龙是谁?他曾长期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都看过或知道他的作品。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在随后的从艺生涯中,他的作品《金婚》《甄嬛传》《红高粱》和《芈月传》等都是观众认知度极高的佳作。

“我了解到,总局领导找我做导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我拍的片子老百姓比较爱看,收视率高。于是,我就想着,那这回我就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结合一下。我把一摞功勋人物的材料抱回了家。只有做足了功课,我才知道能不能拍,怎么拍才好看。这一看,我就扎进去了。”

原来,这些人的事迹如此吸引人,他们不仅有伟大的事迹,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比如申纪兰,都知道她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但郑晓龙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男女“同工同酬”是她提出来的,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越看越入迷,我真真切切被这些人的故事感动了。”

大概又过了二十天左右,广电总局的同志又跟郑晓龙聊起《功勋》的创作,他就开始讲这部剧应该怎么拍: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功勋,最闪光的地方在哪里,我们要将他们的人生际遇和人生境界表达出来。

“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深入。他们一听,你功课做得这么细致,那肯定得你来当总导演啊。就这么着,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抗美援朝:

李延年最大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对它第一单元的第一观影感受就是‘上瘾!’,直接一口气刷了6集,将其全部看完,然后……我又回去重看了一遍,给自己解馋。”一位观众看完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激动不已。甚至有人评价这一单元“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电视剧领域里又一新的高度标杆”。

据了解,《能文能武李延年》最初是从解放战争开始写的,讲述李延年如何成长为一个勇敢的解放军战士,然后又写他参与湘西剿匪,最后才是抗美援朝。但是,李延年最大的高光时刻其实就是在朝鲜战场的346.6高地上。正是那一仗,让他成为了活着的国家一级战斗英雄。

所以剧组认为,时长有限,前期的情节可以全部砍掉,单把抗美援朝的故事讲透了就好。

不光是这样,剧组还得给观众说明白,李延年有什么与众不同。他是指导员,是政工干部,但能文能武,他不是过往战争剧里那些总给战士提枪换鞋的政工干部,而是能在各个方面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指导员。

比如,剧组设计了一句在剧中堪称经典的台词:信任也是战斗力。

《能文能武李延年》导演毛卫宁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而且与黄继光是同乡、曾同在一个新兵连,他多次和毛卫宁讲述自己与黄继光抗美援朝的故事。这让毛卫宁对军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深刻的理解。

领受任务后,2019年,毛卫宁前往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见到了91岁的李延年。

英雄就是英雄,李延年和毛卫宁聊了三四个小时还不觉得累。这让毛卫宁大受触动:“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李延年同志是战斗英雄里职位最小的,他其实是众多为战争作出贡献的普通战士的代表。他其实是做了每一个英雄都做到的事情。”毛卫宁捕捉到了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李延年对那些牺牲老战友们的怀念。

这个要素在剧中转化为一本“战场日志”,剧中李延年反复强调:“要记下每一位战士的付出,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也正是这本“战场日志”,在荧屏上再现了志愿军的鲜活群像,让我们看见了70多年前浴血奋战的年轻身影。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延年的饰演者王雷,感觉他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据了解,拍摄时,他和每一位演员一起吃一起喝,在战壕里工作或者休息,认真揣摩当时的每一处情境和细节。在他的理解中,枪声一响,我们的每一位战士都是为国家不惧牺牲,李延年则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他的这种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能够把大家的热血,把大家的精气神拧在一起。这是他不一样的地方。”

《屠呦呦的礼物》:

拍出科学家的风采

《屠呦呦的礼物》,则是由郑晓龙执导的单元,而且是他和妻子王小平合作拍摄。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王小平生长在一个科学家的家庭中,父亲研究的是自动化遥控,母亲研究生物化学。母亲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正是屠呦呦“523工程”的协作研究单位,她生前一直希望他们能拍一部关于科学家的作品:“你写过那么多人物,为什么不写写科学家?”

为了却母亲生前的心愿,郑晓龙与王小平决定拍摄屠呦呦单元。

在创作中,他们发现这个人物十分有特点,是一个非常极致的人物。比如,她做事特别专注。“到了什么程度呢?比方你俩是同事,在路上见到之后跟她打招呼,她都不会理你的。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她没看见。就算你住在她对门好多年,想让她认识你也很难。她有一个自成一方的小世界,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专注,才让她发现了青蒿素,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这让他们感觉屠呦呦和自己身边的科学家很像,一下子就拉近了心灵距离。他们去采访屠呦呦的同事,让大家说一下屠呦呦的爱好,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她喜欢做实验!”

在创作中,大到建筑物上贴的大标语、语录牌、公共汽车,小到幼儿园里的教具和小人书,剧组都要还原出当年的样子。

为了拍一场做实验的戏,郑晓龙和王小平反复向专家确认,“酒精灯放得对不对?试管和量杯摆放有误吗?实验器材哪个放前哪个放后?包括显微镜,更新换代很多年,剧组最后借来的对吗?”郑晓龙和王小平几乎把脸贴在监视器上,寻找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细节。

正因为如此,《功勋》成功地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制作团队:

这部剧一定要说清楚他们为什么是功勋

在分组导演的选择上,广电总局推荐了一部分,郑晓龙推荐了一部分,整体而言覆盖了多个年龄层,同时有男有女,再由导演们出马,各自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编剧。

演员的挑选也格外慎重。广电总局提出了四条标准: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功勋本人同意。

事实上,八位功勋在演员的问题上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结,反倒是编剧的采访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功勋们年纪都挺大了,几乎都在90岁以上,他们的精力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采访,而且通常很少谈到自己的事迹,总是强调别人的功劳。

几乎每个组都遇到了这个现象:功勋们都希望主创不要光写他们,而要把集体写进去。导演和编剧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下了好一番功夫。

在创作过程中,整个剧组达成共识:这部剧一定要说清楚的是,他们为什么是功勋。首批“共和国勋章”颁给了这八个人,那么这部剧就必须给观众讲清楚,他们的勋章是怎么来的。

同时,要全部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法,按照真实的生活逻辑创作。真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特点,拒绝伪激情、伪崇高、伪忠诚。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片头,可以说是王炸一样的效果。因为,现在看电视剧,很少有人看片头,一般都是自动跳过,但是《功勋》的片头很不一样,令人始料未及:

利用技术特效,让演员迈着从容坚定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走着走着,逐渐变成了功勋英雄现实中的容颜。

对此,总导演郑晓龙说:“演员从远处向镜头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老,最终成为真实功勋的模样,这个片头创意早就有了。”

接下来,他们找到特效公司——要通过特效公司的“换脸术”实现演员与功勋之间的头像转化。

剧组把八位演员召集到北京,把每个人走过来的镜头都拍好,并开始进行三维扫描。但这时最大的问题来了,功勋人物们不可能来走一遍并进行三维扫描。

怎么办呢?只能用照片了。一开始让家属拿照片,后来发现都不能用,因为清晰度不够。最后用的是给他们颁发奖章时的照片。有了图片后再开始给每个人建模,特效公司照着一点点抠,从头发到面部纹理,每个细节都要到位。

光这个工作就用了小半年。

所以播出后,片头竟然获得了令人惊奇的效果。有的观众为此把片头接连看了好几遍,就是想看看这几位演员是如何完成变脸的。

这部剧自开播伊始,就取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新媒体平台报道、短视频和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全民致敬功勋”、“看功勋学功勋敬功勋”、“张富清一条裤子穿30年”等16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广大网民在相关话题下纷纷表达观剧感受的同时,更表示被功勋们的精神力量和高尚品格所感动。

网友评价:“每个场面都很燃,每个故事都很精彩。”“如果不明白共和国勋章的含金量有多重,那就来追这部剧感受一下吧。”也有网友对剧中的故事意犹未尽:“这部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为了祖国和人民奋斗的功勋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奉献一生的功勋精神,这样的电视剧应该多拍。”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穆铎

,

栏目热文

202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简短视频)

202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简短视频)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洋洋 实习生 李金津 济南报道“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2025年2月6日,中国...

2025-03-01 07:00:41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人图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人图片)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洋洋 实习生 李金津 济南报道“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202...

2025-03-01 06:52:11查看全文 >>

三大勋章材质(三个一级勋章是什么材质的)

三大勋章材质(三个一级勋章是什么材质的)

前几天听说江西兴国将军园要扩充展馆,向家里人征集展品,于是我去了姥姥家顺便整理一些姥爷的遗物。 原来以为保险柜里只有那...

2025-03-01 06:55:04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的材质是啥(共和国勋章材质纯金打造)

共和国勋章的材质是啥(共和国勋章材质纯金打造)

2014年7月7曰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抗战老战士林上...

2025-03-01 06:51:45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是纯金打造吗(共和国勋章造价多少)

共和国勋章是纯金打造吗(共和国勋章造价多少)

撰文丨李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5-03-01 07:06:24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材质简介(共和国勋章的材质和重量)

共和国勋章材质简介(共和国勋章的材质和重量)

申纪兰是从电视上得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她坚持了几十年。“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

2025-03-01 07:04:39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是什么做成的(共和国勋章是不是黄金打造的)

共和国勋章是什么做成的(共和国勋章是不是黄金打造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

2025-03-01 06:46:33查看全文 >>

一等功勋章是什么材质(一等功勋章是不是纯金打造的)

一等功勋章是什么材质(一等功勋章是不是纯金打造的)

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住着一位名叫杨成余的90多岁老人,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是身体还算硬朗。每逢晴朗天气,还会...

2025-03-01 07:09:37查看全文 >>

共和国勋章用什么材质造出来的(共和国勋章什么材料做的)

共和国勋章用什么材质造出来的(共和国勋章什么材料做的)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向钟南山院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用以表彰其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

2025-03-01 06:55:5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