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不是偶然,它像病毒一样,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家长和老师们在头疼不已的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网络恶俗烂梗对孩子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
短视频因为用法简单、算法精确、极易沉迷等特点,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在各种五花八门的视频内容,和网络潮流的冲击下,他们受到了极大影响。
网络用语是张口就来,各种互联网烂梗,也成了他们之间的口头禅。
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中,把这些恶俗烂梗当口头语,脱口而出。
在学校学习时,他们也离不开这些恶俗烂梗……
在一众被“祸害”的老师中,语文老师首当其冲,受到了网络用语的影响。
在用“巴”字造句时,孩子的一个“上巴”,让语文老师瞬间陷入了沉默。
知道这个梗的老师,能够理解“上巴”这个网络词汇,指的是人中。
不知道的老师,看到这个词语,简直是一头雾水。
毕竟,“上巴”根本不算一个词语!